活態傳承,讓昆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2010年,最後一位昆曲“傳”字輩藝術家倪傳鉞逝世。“傳”字輩帶走的不僅是一代人的記憶,更意味著一批劇目的失傳。《昆劇全目》抄本是蘇州戲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內錄昆劇劇目達1298出之多。遺憾的是,今天上演的所有劇目加起來不及當時的1/3。
因此,儘管當前昆曲看起來又進入了一個盛世,但在不少藝術家看來,昆劇自身存在的危機遠沒有因為當下的繁榮而消除。
柯軍強調說,“當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傳統劇目依然在以驚人的速度流失,而隨著一大批國寶藝術家的老去,越傳越少的危機將日益凸顯。”作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蔡正仁經常會去外地教年輕演員劇目,但他認為這遠遠不夠。“文化部門應統一籌劃,光靠我們個人努力太有限了。”
“昆曲藝術,是活在人們身上的。”對於活態傳承的概念,中國戲曲學院沈世華教授非常重視。她對記者說,除劇目傳承外,昆曲這種表演藝術更需要通過人來傳承。上世紀五十年代,人們曾進行過大量劇本的整理,以為這樣記錄下來的傳統劇目就保留下來了。六十年代又有了錄音,七八十年代則是錄像。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想了很多保護手段,惟獨忘了最根本的一點——所有表演藝術傳承的惟一載體是人,所有傳統戲曲只有後來者能高水平地呈現在今天的舞台上,這才叫傳承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