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的傳承,不僅是藝術的傳承,觀眾也需要傳承。”中國昆劇研究會秘書長叢兆桓就說,如果劇場裡永遠是中老年觀眾居多,一眼望出去一片白茫茫,那這門藝術離消亡也不遠了。
一周的演出看下來,記者最大的驚喜是劇場裡黑頭髮的觀眾比白頭髮的觀眾多了,正是這滿場的黑發,讓人們看到了昆曲的希望,看到了戲迷的傳承。
有專家認為,如此盛景得益於 “昆曲進校園”。10年來,“昆曲進校園”共演出700餘場,觀眾達100餘萬人次……這些年,白先勇通過青春版《牡丹亭》和《玉簪記》,不遺餘力地在年輕觀眾中推廣昆劇,在全國掀起了昆曲文化熱。蔡正仁評價說,“年輕觀眾,是昆曲生命力的重要存在方式,也是活態傳承的土壤。有了這麼多年輕觀眾,昆曲不再是‘博物館藝術’,而是現在的‘朝陽產業’”。
為了更好地傳承昆曲,省昆今年還推出了“高鐵昆曲”與“微博昆曲”的概念。每周日下午都有一場固定演出,以滿足外地戲迷乘高鐵來寧看戲的需求。柯軍說,“‘高鐵昆曲’拉近了觀眾與昆曲的實際距離和心理距離。今後,我們還將嘗試在高鐵上播昆曲、演昆曲,讓更多的人聞到昆曲的味道。這就是昆曲的活態廣告。”同時,不少昆曲演員都有了微博,柯軍更是弄潮人物,推廣昆曲不亦樂乎。在柯軍看來,高鐵和微博這些最現代、最先進的工具也是傳承昆曲的“大舞台”,這些現代載體能讓昆曲的傳統之美與時代密切交融,從而讓昆曲走進更多人的心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