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屠呦呦: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中國女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30 09:11:15  


 
  一場“軍民聯合的大項目”

  如今,屠呦呦還清楚地記得,自己當年參與的研究工作,是一場“軍民大聯合的項目”。“當時大家都是很協作,不分彼此的。”這位耄耋之年的科學家回憶說。1967年5月,為了研發抗擊瘧疾的藥物,中國啟動了一項名為“523項目”的秘密軍事科研任務。有來自全國60多個單位的500名科研人員參加,屠呦呦就是其中的一員。

  作為全球流行的重大傳染病之一,瘧疾在數千年的人類歷史中一直是一片揮之不去的陰影。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顯示,目前占世界人口一半的大約33億人處於罹患瘧疾的危險之中,每年約發生2.5億起瘧疾病例和近100萬例死亡。當瘧疾的致病原蟲以蚊子為媒介進入血液之後,它不僅會引起發燒、頭痛和嘔吐,而且會通過中斷體內關鍵器官的血液供應,很快威脅到患者的生命。

  19世紀,法國化學家從金雞納樹皮中分離出抗瘧成分奎寧。隨後,科學家人工合成了奎寧,又找到了奎寧替代物——氯喹。20世紀50年代,WHO啟動了一場旨在根除瘧疾的計劃,通過氯喹類藥物的大範圍使用,瘧疾疫情的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藥物濫用卻引發了新的問題:進入60年代後,在很多地方,瘧原蟲產生了抗藥性,疾病治療陷入了困境。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李英在一篇文章中回憶說,1964年,美國出兵越南後,越美雙方都因瘧疾造成嚴重減員,雙方都開始尋求治療瘧疾的全新藥物。其中,美方為了解決問題,聯合英、法、澳大利亞等國的研究機構,開展新抗瘧藥的研究;越方則尋求中國幫助,按1967年5月23日的成立日期,代號為 “523”的絕密項目應運而生。

  這一誕生於“文革”初期的科研項目帶有濃郁的時代特色:“全國523小組”由當時的國家科委、國防科工委、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化工部、中國科學院6個部門組成,北京、上海、廣州、昆明、四川、廣西等地區還專門成立了“523辦公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