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山水”畫中,凄美情緒流露出哀傷是普遍的特征。而歷史地看,哀傷的情緒不僅僅限於知識分子,只要有書文閱歷的中國人都容易產生這樣的情緒,並支配著他們的創作。古時候有個很有才氣的帝王曹丕(187—226)就有這樣的詩句:
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展轉不能寐,披衣起仿徨。仿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漢回西流,三五正縱橫。草蟲鳴何悲,孤雁獨南翔。郁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願飛安得翼,欲濟河無梁。向風長嘆息,斷絕我中腸。
人生凄楚、世間蒼涼、孤獨憂郁、生命短促——這是今天四處能夠感受到的心理狀態,同時,在新世紀,那些激進的知識分子使用西方現代主義思想或者後現代主義的策略來應對他們面臨的現實時,也顯得力不從心。漸漸地,有意無意地,藝術家們開始在他們接觸到的任何一個傳統信息(文字、圖像、環境)中尋求解決方案,他們在傳統的精神氣質裡找到了共鳴。這樣的現象不同程度地出現於鬧哄哄的新世紀,而更為明顯地發生在最近幾年裡。
儘管我們在展覽中看到了太多的風景,可是,藝術家們的重點不是風景,而是中國人特別強調的“山水”。當我們從中國古代畫家似乎是千篇一律地使用“山”、“水”、“草”、“木”作為繪畫題材的時候,要盡可能地去理解由這些風景要素構成的“山水”的精神性含義。實際上,與西方表現客觀自然的“風景畫”不同,“山水”更多地意味著是一種超越客觀世界的精神和境界,她是一種氣質與教養的代名詞,類似羅斯金所提倡的“倫理美學”所倡導的含義。
上個世紀最後二十年裡,中國藝術家開始使用“懷疑”、“批判”、“自我表現”、“解構”這些詞匯,西方的普世價值觀幫助他們解放了思想,獲得了內心世界的自由,他們懂得了什麼是藝術的權力,他們很自然地創造了符合時代變化的藝術。在很大程度上,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構成了冷戰之後世界藝術史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