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線市場關注度失衡也是中國藝術市場的特色之一,比起以一線市場為群眾基礎的歐美市場,每位藝術家必須在一線市場上充分沉澱並最終得以認可才能有試水二線拍賣市場的權利,而中國藝術市場表現出來的拍賣市場獨大的局面直接催生了虛拍、假拍、做記錄等又一些“小秘密”,而這種局面足以迷惑多數投資者跳過一線市場而直接上手二線拍賣市場,而其中專業知識匱乏的投資者往往會在迫於真偽問題的壓力下,將走大拍、買封面、扎堆舉等一系列土辦法信奉為的救命稻草,其客觀結果除了追高還是抬高。這也是為什麼眼下拍賣公司多如牛毛,但真正春風得意的除去幾家傳統市場巨頭之外,其他大部分中小拍賣的實際收益遠沒有它們的外表光鮮一個道理。
所以更多的投資者願意付傭金或者直接從藝術商人手中購買“保真”作品,這也就是為什麼拍賣會上的都是熟面孔的原因——職業或半職業藏家、專業知識豐富的投資者、藝術商人才是參與拍賣會的主體,同時也是征集和招商重點,所以如果“世界上任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會超過6個人之間的相互關係”的經典社會學命題在拍賣會上應用的話,這個數字最多不會超過“2”——這也就是藝術市場人士經常感嘆“圈子太小”的原因。
所以在二線拍賣市場而事實上這個能說的秘密是:中國一線市場一直是二線市場生存的基礎,和大眾認知以為拍賣市場才是龐大而零散的一線市場的風向標和價格參照標準稍微有所出入的事實是,這個認識在往往都是拍賣結束後的才奏效並且僅供參考,而真正決定絕大多數拍賣會現場參與者最終心里價位的決定因素,是看似瞬息變幻的一線市場所謂的“真實成交價”,對這個價格的精准把握需要長時間的市場浸淫和廣大的市場資源,這就是為什麼事實上只有少部分人在火爆如是的當今拍場上,可以達到長期貨幣保值和短期投資利潤雙收的效果,從就經濟學角度說,這些職業藏家和深諳“真實成交價”的藝術商人才是藝術市場真正的贏家,全民投資熱發散到藝術市場光合熱,受用到最多的人。
藝術市場“真實成交價”的秘密
世界看好中國,中國看好藝術市場,藝術市場看好中國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