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甲骨文特長生遭拒教 國學偏才怎麼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08 09:11:41  


 
  建議 多加循循善誘

  不得不提一個“傳統”:學者和文人的分野、學術與文章的歧異。新中國成立後,北大任期最長的中文系主任楊晦有名言即:“中文系不培養作家”;如出一轍的是朱東潤在複旦開課也是大潑文學青年冷水:“中文系,是培養語言文學工作者的系,至多能為你當作家打一點語言文字的基礎”——黃蛉不把心思專一用到古文字研究,用到治學上,而是耽於文學,何教授大失所望,“大不悅”,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也正如俗語所說:“每個年輕人都是詩人”,愛好文學,合於黃蛉的年齡特征,說不定還有生理上的因素——青春期荷爾蒙分泌過剩,這卻是為師者不得不正視的一個現實。再者,若並不廢主業,而只學餘“玩票”,似亦不宜過多干涉,所能做的,也就只是循循善誘而已。

  何教授對黃蛉無妨“風物長宜放眼量”。以文藝青年始,而以學者終者,並不鮮見。譬如聞一多,擅詩,擅畫,擅篆刻,而以詩人名家,最終卻是埋首於唐詩研究。尤值一提的是,他的學生“少年奇才”陳夢家,中學時就出詩集,被視為新月詩派後期中堅,甚至與他及徐志摩、朱湘齊名,但“奔三“之際,卻轉向甲骨文研究,卓然而成古文字學一代大家。黃蛉的“甲骨文造詣”如何姑不論,畢竟是他志趣所在,與同齡人相比,也確實有著這方面優長;何教授“愛之深”不免“責之切”,可以理解,但似也毋用“拒絕再教”分道揚鑣這般決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