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尤研究中心最近幾年的調查還顯示,移民對美國宗教格局產生重大影響。比如,近3/4的墨西哥移民和一半來自其他拉美地區的移民為天主教徒。其他新抵達的移民也把伊斯蘭教、印度教和佛教等宗教傳統帶入美國。同時,跨教派擇偶和混合信仰婚姻的比例在過去20年從15%增加到25%。
過去幾年,《紐約時報》、《新聞周刊》等美國媒體都曾以“美國人改變信仰的速度正日益上升”、“基督教社會終結”為題,對美國年輕一代的宗教信仰問題進行了分析。美國媒體認為,造成美國傳統宗教價值觀在“千年一代”身上改變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參與皮尤宗教調查報告的研究人員約翰.格林認為,年輕人要考慮的不僅有宗教問題,還有事業、家庭、住所等問題,他們正處在生活的過渡期,而這種過渡就包括宗教信仰的過渡。另外,美國社會的多元化也導致年輕人面臨很多選擇。而在記者的調查中,自殺、未婚同居、離婚、墮胎、暴力、犯罪及濫用毒品的比例在美國居高不下,也影響到美國年輕人的宗教價值觀。
教會年齡構成影響美國政治
美國沒有國教,但美國著名神學家尼布爾說,“美國是世界上最世俗的國家,也是宗教性最強的國家”。在美國五花八門的宗教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特點是以基督教新教為主導。過去有人把美國主流社會的中堅分子形容為“WASP”,即“白人中信仰新教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以此顯示新教在美國社會中的政治地位。美國當代政治學家肯尼思.沃爾德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堂是公民美德的孵化器”。美國國歌歌詞裡有“上帝保佑美國”。美國總統就職,要手按《聖經》宣誓。美國的鈔票上印著“我們信仰上帝”,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國家在貨幣上印這樣的字樣。小布什總統在自傳《抉擇時刻》中稱,自己是靠信仰成功戒酒,並考慮如何將宗教信仰的潛在能量與政府的公共政策相結合。宗教對美國影響如此之大,難怪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帕特曼曾表達過這樣的觀點:“美國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去教堂或參加任何有組織的宗教活動,這種趨勢有可能對美國的文化和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