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不僅是祭孔的場所,也是一座儒家文化歷史的博物館。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制度就是科舉制了,儒生們經過層層選撥通過考試得以步入仕途,最高等級的考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通常四年才進行一次,通過考試的儒生稱為進士,這是中國古代儒生的最高榮譽。孔廟內保存了元明清三代的198塊進士題名碑,碑上刻有進士姓名、名次與藉貫,五萬多人赫然在目。李永康說:“這碑整個,連元代的3塊,明朝的77塊,清朝的118塊,這些碑現在都保存完好。”
瀏覽這些碑刻,經常能夠發現在歷史上有名的學者和政治家,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來這裡尋找,為發現自己祖先的名字而自豪。
在孔子廟廷前,還有11座覆蓋著最高規格的黃色琉璃瓦的高大碑亭,每個碑亭里有一座皇帝撰寫文字的巨大石碑,內容除了表達對孔子的敬仰和重修殿廷的情況外,還有向孔子匯報皇帝們為統一國家所取得的成績。
孔廟里還有一個由189座高大石碑組成的碑林,上面刻著13部儒家經典,共計63萬餘字。兩百多年前一位儒生蔣衡歷時12年抄寫了這些經典並進獻給皇家,被乾隆皇帝下令刻成石碑永傳後世。李永康說:“在乾隆刻‘十三經’之前,對於儒家經典的刻碑,歷史上曾經有過七次,幾乎都沒保存下來。現在世上唯一保存最完整、最完好而且風化程度不高的就是這‘十三經’了。”
在孔廟中徜徉,隨處可見的古樹和石碑無不使人有回到過去進光的感慨,一百年來,中國從帝制走向共和,以至於今天日新月異的新時代,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但人們對於傳統文化,對於孔子的尊敬卻沒有什麼動搖。李永康說:“然後就是奧運之前這次修繕了。這次修繕大概用了三年時間吧,05年就開始修繕。這次修繕花費的力量最大、投入的資金最多、用的時間最長、恢復的原貌最徹底。這次花費人民幣大概不少於一個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