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東65街125號,略顯滄桑的磚牆上用中文寫著的“華美協進社”暗示著它與中國的淵源。
這是紐約地區第一家孔子學院,創辦於2005年。6年里,3—18歲幼兒及青少年教學班級人數增長3倍。房子略顯局促——日常的會議室在周末就會騰出來,成為漢語教室。“這個樓有些小了,就比如人在長,衣服還是原來的,快被撐破了。”華美協進社社長江芷若微笑示意,用中國人聽起來也堪稱流利的漢語說:“漢語在升溫,我要花費很大心思去找更大、更現代的房子。”
“對年輕學生而言,學習認識其他國家的語言、文化很重要。”對中國的最初記憶留在江芷若的6本日記中。1982年,她22歲,走進北京大學,那時她剛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只花一兩個星期,我就很快喜歡上中國一切,包括食物、人。”
今天,更多的人從孔子學院開始認識中國。一路行走,異域口味的中國話總會在耳邊回響,親切、動聽。
“星期一,吃披薩;星期二,唱兒歌;星期三,去爬山;星期四,要考試;星期五,來跳舞;星期六,去溜冰;星期天,回家休息。”這是在美國波特蘭國際學校,幼兒園的小朋友興致勃勃地說起中國式童謠。
“舉起你的手,把你的手拍一拍,搖搖頭,擺一擺。1,2,3,4,飛一飛,騎一騎……”這是在美國新澤西州安閣吾市公立學區,二年級的孩子們歡聲笑語地說唱。
“這是王紅,她是我的表姐。她十五歲,她喜歡花,她喜歡去舞會。”這是在著名的私立寄宿制高中昊濟思學校,學生們用剛學過的中國詞語組合成語句。
“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亞洲協會主席丁文嘉看來,“年輕人是國家的未來,他們會成為國家、企業領導。對語言、文化,還有跟中國學生的接觸,有助於他們在進行兩國關係、業務來往時有更加好的理解,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全球學習漢語的人數快速攀升:35個國家和地區已將漢語教學納入本國國民教育體系。在美國,2010年公立學校開設漢語課的大中小學超過5000所,學漢語人數達20萬。在英國,5200多所中小學開設漢語課。在法國,中小學學漢語人數連年增長40%。在德國,學漢語人數在5年內增長了1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