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孔子出任中國“大使” “周游”百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7 00:08:14  


 
  “至少他不會戴著有色眼鏡、用敵意去看中國”

  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每一所孔子學院的背後,都有它的苦與歌。在故鄉,是繁華和安寧;在他鄉,是孤獨與戰火。在故鄉,是熟悉和自然;在他鄉,是疲憊與不適。

  “我們有1萬多名教師和志願者在海外,加上國外本土教師1萬多人,兩萬多張嘴天天在外面講中國,而且大多是對孩子們講。”

   想想,這是一個什麼景致!

  一樣的壯觀背後,辦學人各有各的故事。

  新生命的誕生,對將要成為爸爸的人而言,是無限的期待。

  手機上,存有寶寶的照片。李文韜只能看看,卻還不曾回家抱抱自己出生不久的孩子。

  在土耳其海峽大學孔子學院,聽到來自華東師大的國家漢辦公派教師李文韜的講述,我們由衷地向他致敬。

  還記得漢學教授卡皮舍夫斯基嗎?

  在當時很多國家還不知何為孔子學院的情況下,是他,率先推動建立了波蘭第一所孔子學院——克拉科夫孔子學院,而那時他已經身患骨癌。醫生指給他兩條路:一是趕快放下工作休息,這樣或可使生命延續更長一點時間;一是繼續現在的工作,但需要忍受巨大的痛苦。他毫不猶豫選擇了後者。他說:“我要把餘生都獻給孔子學院,這是波蘭第一所孔子學院!”

  外方尚且如此,中方更加敬業。

  中方人士被派駐到國外,並不都是想象中的“美差”。個中艱辛,是局外人想象不到的。

  在非洲,業餘生活極其枯燥。閑暇的日子,老師和志願者們就鍛煉身體。有的大學沒有廁所,他們只好帶兩個瓶子去上課,一個裝水,一個裝小便。停電停水是常事,網絡不通暢,備課時常被打斷,又很難和家人聯繫。海外的寂寞誰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