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弗洛伊德的發現,這是一種“移情”的表現,即人們把對某種事物和事件的情感,轉移到了另一種事物身上。對於這樣的困惑,歐陽坤感同身受,“當你很渴望表達身份,並希望得到社交認可時,奢侈品是最好的表達載體。”歐陽坤認為,很多人買奢侈品是為了進入某一個圈層,或在圈層中不顯得落伍。由於奢侈品在中國的價格要比歐美貴很多,因此,奢侈品在中國更容易成為身份、富有的體現者和代名詞。這樣的事情,歐陽坤也幹過,在香港,為了擠進周圍同學的社交圈,他也有過瘋狂購買奢侈品的經歷,最厲害的時候,一個月花了二十來萬,當然有時候為了撐場面,也會買些高仿品A貨。
盲從階段:因為仿效所以購買
表現形式:潮人買什麼“我”就買什麼
奢侈品照耀中國的這幾年,炫富最大表現載體就是穿配帶有logo的產品,對於logo的迷戀,中國人特別明顯,不管你是否能hold住該品牌,只要全身穿戴有這logo的產品,就代表你能消費得起該品牌,在平時接觸中,你就為自己贏得了最寶貴的自信。在一次聚會上,歐陽坤就遇見過一位比較誇張的煤老板大哥,眼前能看到的都是醒目的LV標誌,就連內褲,這位煤老板都會買LV,儼然成為了LV代言人。見煤大哥滿身都是LV,出於職業習慣,歐陽坤主動寒暄,“你這路易威登的領帶挺好看的,在哪裡買的?”煤老板搖了搖頭,很堅定地說道,“我這個不是路易威登,是LV(路易威登是LV的中文名)。”
對西方人而言,了解在其本土誕生的奢侈品牌的文化內涵是非常容易的,但在中國,奢侈品背後這些歷史底蘊的東西並沒有被人所了解。中國人看見的只是一個個花錢可以買到的單品。即便在中國一線城市的奢侈品牌專賣店,消費者對某個奢侈品的了解,最多僅限於哪些是新款哪些是舊款。在這種心態下,不少中國人買奢侈品比的是最頂級、最貴的,而不是比品質和文化。其次奢侈品消費在中外被引領的對象不同。在歐美,奢侈品消費是由品牌設計師引領。設計師設計出一款產品,引導消費者購買。而在中國是消費力引領市場。普通消費者買什麼品牌什麼款式,更多是看周圍的人用什麼,然後才效仿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