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荒唐的行為,讓中國的土地生態和鄉土遺產面臨五千年未有之破壞。這種發展方式不但在資源和環境上不可持續,還引發了文化身份危機。
《21世紀》:如何解釋城市景觀與文化身份危機?
俞孔堅:在城市設計中,文化身份喪失的危機表現得尤其明顯。你想想看, 當一位法國設計師為了實現他自己的夢想, 將他的傑作 中國國家大劇院移植到中國首都腹地的時候,當巨大、危險的中國央視大樓的修建只是為了製造“震撼人心”的力量時,我們必須捫心自問,我們試圖呈現給世界的是什麼?
從建築遺產來看,翻開2004年為止的世界遺產目錄,被認為代表中國的世界遺產有29項,除了其中的四項為自然遺產之外,絕大多數項目是封建帝王、士大夫們的宮苑和死後的墳墓及其為維護其統治的宗教廟宇建築和軍事設施。我們當然要珍惜歷史遺產,保護和善待它們是文明的標誌。但現代中國人,難道還要繼續這種認同嗎?我們當代的文化認同是什麼呢?用什麼來作現代中國人的身份證?
在中國過往封建帝王的華麗與現代西方的紛繁之間,我們不知所措,中華民族的文化身份是什麼,這是當代中國也是世界景觀設計師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
呼喚城市和景觀設計的“白話”運動
《21世紀》: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上述文化身份喪失的危機?
俞孔堅:如果說殖民建築、“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式的公園以及對傳統中國建築的模仿,是“五四”時代第一次文化認同危機在設計學領域的反映的話,“城市化妝運動”正是當代第二次文化認同危機給城市景觀建設帶來的惡果。當代中國設計師應致力於努力推動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和文化的進步,而絕不應讓“城市化妝運動”背後的落後思想遮擋設計學的現代化,特別是城市和景觀設計領域民主和科學的現代化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