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鐘處所做的“禦制鐘”種類很多,現在我們所做的禦制鐘都是乾隆時期製造的,多以木結構為主體,所用木料主要有珍貴的紫檀木。有的鐘簡直就是宮殿建築的縮微。禦制鐘的鐘盤也有很多特色,多有“乾隆年制”款,尤其是銅胎黃地彩繪花卉畫珐琅盤,顯示出禦制鐘的華貴與典雅。
宮中收藏的大量鐘表,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損傷再所難免,因此,對於做鐘處工匠來講,改造、維修和保養的任務非常繁巨。這其中既包括外形的複原、改變,也包括機芯的調整、更換。特別是乾隆皇帝,對鐘表等奇器抱有濃厚興趣,就連如何改造、如何維修、如何保養他都要參與意見。終其一朝,這種工作就沒有停止過。通過對機芯的改造,和改變鐘表外觀式樣、具體裝飾,可以用比較少的投入,增加新的鐘表品種,使皇帝們對鐘表保持長久不衰的興趣。
皇帝對鐘表製作的干預還表現在通過獎懲制度獎勤罰懶,保證鐘表製作的質量。對活計做得好,符合皇帝口味的工匠和太監,往往賞銀賞物,這種賞賜折合銀錢往往超過其月工錢,成為他們的一項重要收入。相反,如果活計做得不好,輕則一頓叱呵,工錢不給,重則包賠損失, “不預開銷”,有的甚至被退回原籍,皇帝的參與以及嚴格的獎懲制度,使宮中製造的鐘表成為同期作品中的佼佼者。
有了那些西洋傳教士在清宮中的辛勤勞動,才使得做鐘處的禦制鐘在工藝和技術上能夠和當時西洋的鐘表相媲美;正因為有了皇帝本人對做鐘處工作的參與和要求,才使得禦制鐘具有了自己的風格和獨到之處。造辦處的禦制鐘表使以傳教士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皇帝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在清宮接觸後結出的一朵絢爛的花朵。
大量精美的鐘表源源不斷地進到皇宮中,使皇宮及皇家園囿成為鐘表最集中的典藏地,皇帝成為擁有鐘表最多的收藏者。在中國,皇宮及其園囿是擁有鐘表最多的地方,帝後則是鐘表最為重要的消費群體。
對於皇帝們而言,鐘表既是計時器,又是陳設品;既是高檔實用器物,又是精美的藝術傑作,故千方百計搜求網羅。受其影響,各種各樣的鐘表通過眾多途徑匯聚於皇宮。講到宮中鐘表的來源,最主要的當屬進貢和採購。
隨著清代對外交往的擴大,不斷有外國使團到中國。在選擇送給皇帝的禮品時,往往頗費心思,而鐘表既能代表當時的技術水平,又能引起皇帝的興趣和注意力,所以往往成為禮品的首選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