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當代名瓷的價格走勢。時至今日,當代名瓷的價格已經是今非昔比。是剛剛開始的所謂“價值發現”,還是已經過熱,從而“高處不勝寒”?
談到這裡,我們不能不談到當代名瓷的拍賣。拍賣,對當代名瓷價格體系的形成,起了積極作用,這毫無疑問。可是,我們必須看到,目前當代名瓷的拍賣,很不規範。具體表現在:
假貨橫行。主要集中在民國和建國以來已故藝術家的作品上。但是最近,在世的老藝術家的作品,也頻頻出現假貨。假貨的橫行,一方面嚴重地損害了拍賣公司的社會觀感,拍賣公司在玩危險的“自殘”遊戲;另一方面,藏家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當代名瓷的鑒定,不是問題,而少數人利用假貨圖利,才是問題;
拍賣公司涉及的藝術家集中度過高,成交價過高。隨著工藝美術大師隊伍的迅速擴大以及越來越多的藝術家的參與,本來可以參加拍賣會的藝術家,至少也應當有幾百人。這樣一來,拍賣會才能形成階梯式的價格結構:藏家既可以收藏到超一流藝術家的作品,也可以比較合適的價格,收藏到有潛力藝術家的作品。現在的拍賣,完全是“高舉高打”,無論藝術成就如何,價格越來越高。拍賣,往往高度集中在那少數幾個人,他們作品價格,逐年飛漲,恐怕連拍賣公司都覺得這樣做下去,也太缺乏“技術含量”了。
當代名瓷的銷售渠道。上拍的作品,僅僅是極少數。大多數作品,是如何成交的呢?過去十年,大部分藝術家的作品,基本上是自產自銷。因此,定價權,似乎在藝術家自己手上。凡是採用這種模式的藝術家,其銷售價格通常都不會很高。近幾年來,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和中介公司或藝術經紀人合作。這將是未來當代陶瓷藝術收藏渠道的主流。沒有傑出的職業經紀人的長期不懈的推介,藝術家的成就,很難為市場所承認和接受。當代藝術家作品,凡是能夠有一個長期穩定增長的,沒有一位是沒有得到經紀人的大力協助的。可惜的是,我們的陶瓷藝術家,還沒有充分認識到渠道的重要性。在和經紀人的合作上,目前還處於非常不成熟的狀況。
綜上所述,當代陶瓷的價格,雖然是直線上漲,但是,這種上漲的背後,有過熱的成分,也有不合理的成分。藏家在這種糾結的狀態下,惟有少動多看,做好功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