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日雲:中國民眾政治參與的準備和訓練不足,受到的教育也有缺陷,容易導致民粹主義
從世界歷史範圍來說,民粹主義興起,有的是在民主制衰落時,有的是在民主化過程中,有的是在民主制度的框架內,但這一種一般成不了氣候。還有的是在非民主制度下,比如當社會兩極分化,一方面是權力的寡頭和經濟的寡頭,他們牢牢控制政權,另一方面則是貧困的、無權的人民大眾,這種社會是啞鈴型的社會,最容易產生民粹主義。另外是宗教,比如原教旨主義;極端民族主義也是一種民粹主義。
中國的情況比較特殊。在中國,普通民眾長期沒有任何參與公共事務的權利,哪怕在小小的單位也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下,突然出現了新媒體——互聯網,借助於互聯網這樣一個新的媒體,加上中國這些年教育的大普及,普通民眾突然之間幾億人一下子湧到了公共場所和政治的競技場,都能夠對國家的公共問題發表意見、施加他的影響,這是非常特殊的一個情況,歷史上沒有先例。
這就出現了兩個情況,第一,中國民眾政治參與的準備和訓練不足。在西方國家,民主制的歷史發展是這樣的:最初由貴族來參與,然後下放到富裕的人民,然後下移到有財產的、能納稅的平民,最後是全體的成年男人、少數民族和婦女。大體上西方的民主化進程是這樣一點一點擴大的過程。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有時候這一步就是幾百年或幾代人。即使這個群體可以參與政治了,有的時候也是先讓他參與一些地方事務,參與有限的事務,然後再參與國家事務。我們舍去了這樣的過程,把人家上千年的歷史要通過幾年來完成。
第二,我們的教育有缺陷。我們的公民在網上發表言論時,他們在學校裡受到的教育、大眾傳媒給他們的信息、灌輸的價值觀念有極大的缺陷。
可見,是另外的場域造成網民的缺陷。所以,我認為我們的出路是:開放其他領域,讓公民去參與,讓公民在參與中學會參與。另外,要開放大眾傳媒和教育,特別中小學的教育,對於培養充分獲知的、有獨立人格的公民非常重要,這樣就能避免民粹主義帶來的危害。謝謝!
何兵:感謝叢老師,他是旗幟鮮明的精英主義者。下面請劉瑜。
劉瑜:有民主制度的地方對精英和民主都會有所約束
劉瑜:關於叢日雲老師講的東西我補充一下我的看法,講到民粹主義的危險時,有時候對民粹主義最大的約束反而來自於制度化的民主本身。今天來看,民粹主義最興盛的地方不在美國也不在歐洲,而是在今天的津巴布韋,我們看穆加貝這個人帶領著當地的黑人湧到白人農場,把農場搶回來,這是民粹主義的做法。包括中國以前的“打土豪分田地”。民粹主義興盛的地方往往是極權主義興盛的地方,聽起來是兩者是矛盾的,但它們反而是一體的。真正有民主制度的地方,無論對於精英還是對於民眾、個人的權利都有約束機制。所以我不太贊成把民主和民粹兩個東西對立起來的看法,我覺得它們恰恰相對來說是比較統一的。
另外,制度是怎麼創造的?比如美國是第一個創造了代議民主制的國家,憲法的確是55個人在費城會議廳制定的。但那55個人很快就死了,這200多年是什麼維持著社會的運轉?是公民社會。只有公民社會對權力的監督與抗爭,對政治的參與,才能維持這個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