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機制,推動城鄉路網的一體規劃設計,統籌規劃重要市政公用設施,統籌規劃城鄉污染物的收運處置體系。二是健全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機制,對公益性強、經濟性差的設施,建設投入要以政府為主;對有一定經濟收益的設施,政府要加大投入,引入社會資本,並引導農民投入;對以經營性為主的設施,建設投入要以企業為主。三是建立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管護機制,明確鄉村基礎設施的產權歸屬,由產權所有者建立管護制度。
第四,建立健全有利於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的體制機制。鄉村經濟的發展方向,是以現代農業為基礎,以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鄉村文化旅遊等新產業為重要補充。要瞄准這個發展方向,完善農企利益緊密聯結機制,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和農業全產業鏈發展。
一是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的特殊保護制度,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完善支持政策,加快構建農業補貼政策體系,並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二是建立新產業新業態培育機制,依托“互聯網+”和“雙創”,引導鄉村新產業改善服務環境、提升品質。三是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開展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完善自然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建立公開透明的交易市場,增強市場活力。四是建立鄉村文化保護利用機制,推動優秀農耕文化遺產的保護,建立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資源的挖掘利用機制,創新傳統工藝的振興模式。五是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台,把特色小鎮發展成為城鄉要素融合的重要載體,優化提升各類農業園區,完善小城鎮聯結城鄉的功能,探索美麗鄉村的發展模式,創建一批城鄉融合典型項目。六是健全城鄉統籌的規劃制度,強化城鄉一體設計,科學編制市縣發展規劃,按照“多規合一”要求編制市縣空間規劃。
第五,建立健全有利於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體制機制。“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核心是收入問題。要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鼓勵勤勞致富,統籌提高農民的工資性、經營性、財產性、轉移性四方面的收入。
一是完善促進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的環境,落實農民工與城鎮職工平等就業的制度,健全城鄉均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制度,提高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二是健全農民經營性收入增長機制,建立農產品優質優價的正向激勵機制,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並培育專業化市場化的服務組織。三是建立農民財產性收入增長機制,加快完成農村集體資產的清產核資,加快推進經營性資產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完善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償退出以及擔保、繼承權。四是強化農民轉移性收入保障機制,探索建立普惠性農民補貼長效機制。五是強化打贏脫貧攻堅戰體制機制,著力提高脫貧質量。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張路鵬:
謝謝陳司長。下面開始提問,按照慣例提問之前請大家通報一下所代表的媒體,現在開始提問。
新華社記者:
當下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意義和重要性是什麼?將會產生哪些深遠影響?
陳亞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係、城鄉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要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向改革要動力,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機制,增加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間雙向流動。黨的十九大也作出了重大決策部署,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推動城鄉的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是工業革命以來很多國家的施政的重點,也是目前我國學術界廣泛討論的重點和焦點問題。從現階段來說,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有著現實而深刻的時代背景,也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