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8日電/昨日清晨,香港著名企業家、電影制片人、慈善家邵逸夫爵士在家人的陪伴下,於私人寓所安詳去世,享年107歲。作為一代大亨,邵逸夫給公眾留下來的“遺產”不僅僅是遍布中國各大院校的“逸夫樓”,還有一段段傳奇。在人人都在稱頌他的豐功偉績的時候,我們選擇了以下20個小掌故,也許看過這些之後,你才會感到真正結識了這位傳說中的人物。
邵逸夫原名叫“邵仁楞”。在他的老家浙江寧波,“楞”這個字用吳儂軟語來說並無不妥,不過換成其他方言,多少有些不雅。邵逸夫很想改名字,但是父親給兒子取的名字是不能改的。最後他只好在別號上動腦筋,給自己取了個很雅致的字,“逸夫”。
邵逸夫曾解釋說,“寧波人從小立志要做大事,頭等大事就是經商,一身從商,終身忙碌。去這個名字是希望自己以後能鬧中取靜,忙裡偷閑,安然度過一生。”對了,他的三個哥哥的別名也很別致,分別是:醉翁,邨人,山客。
No.2 奮鬥的故事——沒有繼承家業的“富二代”
媒體多喜歡報道邵逸夫早年艱苦的奮鬥史,殊不知,其實在他的孩提時代,邵家算是相當富裕的。他的父親邵玉軒是舊上海有名的錦泰昌顔料公司的老板,經營飄染、財務等多種生意。同時,邵玉軒同情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在當時的上海工商界頗為活躍。1920年邵玉軒病逝上海時,康有為、虞洽卿及曾任蘇浙總督的盧永祥、民國元老譚延閣等晚清與民國風雲人物都曾為其題辭致哀。
但邵逸夫與自己的幾個兄弟們,卻沒有一個繼承父親的事業,而是紛紛入了電影這一行。父親去世後,邵家逐漸家道中落,於是在中學畢業後,邵逸夫就跟著三個哥哥在上海開電影公司賺錢。1931年3月某一天,24歲的邵逸夫自告奮勇,忍受一路的暈船痛去美國買有聲電影器材,不料路上輪船觸礁沉沒,邵逸夫因為死死抱著一個木艦板不鬆手,在海上漂了一天終於碰到救援船只。這多少有些“少年邵逸夫的奇幻漂流”的意味。
No.3 英文的故事——因為叫“Runrun Shaw”,所以被當成了“蕭蘭蘭”
邵逸夫少年時期在上海讀英文學校,操得一口流利英語。當了生意人後,他更喜歡說英文,特別是在東南亞和香港。王晶曾回憶,有一回祖籍上海的王晶跟邵逸夫講上海話,邵逸夫沒有接話,而是講了一堆英文,把他嚇了一跳。
二三十年代,邵家在上海的電影公司受到排擠,邵逸夫不到20歲就開始闖蕩南洋。那時候他從卑微的電影放映員做起,把放映機、銀幕等裝上一個流動放映車上,然後走村串鎮,在吉隆坡、怡保、馬六甲、檳城的鄉村市鎮奔走,這樣的畫面有一種中國八九十年代農村露天電影的即視感。靠著一部破舊的放映機,邵氏建立起東南亞的發行網,逐漸在海外扎根。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據說兄弟幾個為紀念他們的電影事業是跑出來的,所以每個人起的英文名中都有Run——大哥邵醉翁叫Runje SHAW,二哥邵邨人叫Runde SHAW,三哥邵仁枚叫Runme SHAW,而邵逸夫的英文名則是RunRun SHAW。對於這個洋名,邵逸夫的解釋是他原名邵仁楞,上海話“仁楞”與英文Run run的讀音相近。不過邵逸夫很是滿意這個英文名,因為run在英文中有經營、做生意的意思,而run run就是“發展不停”,正對邵老板的胃口。
有意思的是,在日本作家佐藤忠男所著在《溝口健二的世界》一書的中譯本裡,譯者將Runrun Shaw譯為“蕭蘭蘭”,就連新版也沒改正過來,讓人忍俊不禁。據說一些大學裡的邵逸夫科學館,英文名就是“Run Run Shaw Science Buil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