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到奧林匹克教育的核心并不容易。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北京多所學校把奧運主題活動搞得如火如荼,學生能參與的項目遠超於如今的電廠路小學,可奧運會結束後,學校教學質量出現大幅度滑坡,昔日盛景很快消逝。“我們必須認清,冬奧教育的受益者一定是學生,不能為了冬奧而搞冬奧。”薛東很清楚,奧運的教育遺產得落實到一個個孩子健康成長的軌跡上。
在電廠路小學讀書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孩子,不少是父母在京務工的隨遷子女。對他們而言,四五年級就將迎來人生的轉折,回老家是繼續學業最常見的辦法。
正在高家營鎮西甸子小學就讀的王宇(化名)在旱地冰壺活動中,認出了自己曾在電廠路小學的校長和同學,兩年未見,他并沒有上前打招呼。離開時,這條紅藍相間的旱地冰壺賽道還沒進入學校,像他與北京同學疏離的兩年一樣陌生。直到在旱地冰球場見到昔日隊友王靖程,找回默契的二人頻頻打出好球,王宇才主動跑到曾經的體育老師石曉軍身邊擊了掌,“熟悉的感覺回來了”。
“是否擔心學校的活動太豐富,導致更多孩子像王宇一樣面對相對單一的校園生活會感到失落?”這個問題,石曉軍給出否定答案,“教育會在人的身上留下痕跡,即便起初對環境會有不適應,但過去得到的總會讓一個人在新的環境裡被重新看到。”(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