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的荷蘭,那一年的少年
馮瀟霆說的“那一年的荷蘭”,是2005年荷蘭世青賽。看過比賽的中國球迷都很難忘記,征戰當年世青賽的、以1985年齡段球員為主的一批“荷爾蒙少年”,在德國老人克勞琛的帶領下,用流暢和華麗的攻擊波反覆撕扯對手的防線,這是屬於中國足球的視覺享受。小組賽2∶1勝土耳其隊,3∶2勝烏克蘭隊,4∶1勝巴拿馬隊——馮瀟霆、趙旭日、蒿俊閔和郜林,正是在那一屆荷蘭世青賽上正式出道,如果不是淘汰賽2∶3輸給德國隊,這支國青隊將讓球迷看到更高的上限。
之所以懷念荷蘭世青賽,是因為荷蘭世青賽是很多“黃金一代”的起點,只不過黃金少年們經歷的環境不同,終點不同——那屆荷蘭世青賽,最終奪冠的阿根廷隊甚至帶上了年齡小兩三歲的梅西和阿圭羅,除了這對雙子星,隊裡還有加戈、薩巴萊塔、比格利亞;尼日利亞隊有塔伊沃和米克爾;西班牙隊有大衛•席爾瓦、法布雷加斯、納瓦斯、略倫特、阿爾比奧爾;德國隊有阿德勒、延森、胡貝爾、戈麥斯……
從當年世青賽的同場競技不分高下,到如今只能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在世界杯賽場馳騁拼殺,中國足球與發達足球之間的差距令球迷格外酸楚。
和2001年世青賽沈祥福教練所調教的、同樣打進16強的、有“超白金一代”稱號的隊伍相比,克勞琛的球隊打法更加開放,球員們的特點更加鮮明,套路配合更加流暢,作風更加潑辣,發揮更加穩定——“黃金一代”的框架就此成型,儘管3年之後這支球隊險些遭到“毀滅性打擊”,但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失利,其實已經怪不到這些滿腔熱血的隊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