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十九中學校長汪曉軍也為缺體育教師發愁,該校每星期上三節體育課的要求都達不到。學校組織了不少體育社團,卻沒有指導老師,只能動用其他學科的教師來指導。但他繼而發現,現在中青年教師本身的體育技能也不容樂觀,學校有88名45歲以下的教師,卻連一個排球隊都組不起來,只能抽調45歲左右的老師參加。
“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市,中小學的學生數量在增多,而學校的體育設施缺乏、場地缺乏,談何體育課和體育活動?”李華海覺得,面對城市化的進程,教育部門、體育部門、發改委必須聯合起來,提前做準備,加強校園體育場地建設,否則,隨著土地價格的增長,還會付出更高的成本。
興趣與現實總是衝突不斷
“為什麼退出棒球隊了呢?”王登峰問北京玉桃園小學五年級學生“小眼鏡兒男生”付睿安。
“其實我也挺喜歡打棒球的,但是奶奶說學習更重要。”付睿安解釋,三年級時他參加了棒球隊,訓練時間是課後的3點半到6點,但一年前父母給他請了個英語家教,學三一口語,就沒時間打棒球了。由於學習任務繁重,付睿安經常一邊跑步,一邊戴著耳機聽英語、背單詞。
“你如果繼續打棒球,肯定不會戴上眼鏡的。”王登峰說。
同為玉桃園小學學生的王斯雨也覺得,很多同學喜歡踢足球、跳大搖繩,但是周末都要上奧數班、作文班、興趣班。
玉桃園小學校長李穎說,即使學校留的作業不多,但各種輔導班成了家長給孩子留的“無形作業”,孩子連各種班都應付不過來,根本沒有時間去操場跑步和打球。
很多教師還發現,學生的興趣點,也與學校開展的體育項目不盡一致。
王東江說,很多孩子對廣播操不感興趣,做操的時候用力不夠,運動強度不夠,只是比劃一下,要在廣播操上進行創新,才能讓孩子喜歡。
“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他們現在不會玩,沒有時間玩,而且對規範的體育運動興趣不是太大。”山東省濟南市勝利大街小學校長王念強覺得,要發展學校體育,首先得教育孩子會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