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情況,我稍微有一點了解。國民黨2005年黨主席的選舉戰況相當激烈,其實很多跡象顯示,馬應該會勝選,但是,馬團隊認為,雖然馬英九民意調查和輿論反應占了上風;但是,仍然很擔憂王金平盤根錯節的人脈關係,覺得王擁有別人看不見的組織動員實力。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在選前的一個晚上,王在國父紀念館舉辦大型的造勢活動,藍營的民意代表,包括國民黨和親民黨的立委,幾乎都去幫忙站台;隔了一條街的松山菸廠,馬也搭了舞台造勢,但是參與的人卻少有現職的政治人物。於是,兩邊呈現非常不同的景象,一邊是冠蓋雲集,另一邊則是普通民眾。從這樣的對比來說,馬團隊對於王金平組織動員實力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
也正因如此,馬團隊對於王的攻擊,現在看起來是有點過火的。當時馬團隊一直放話說,王是黑金,甚至於是黑金總司令。這種說法對王的選情影響多大,很難評估,但最後的事實是,馬英九大勝,王金平得票不到28%。王是絕對沒料到會輸得這麼慘,他當然希望贏,即使感覺會輸,也不會輸太多,沒想到結果卻是這麼懸殊的比數。
大家如果回想當年的畫面,一定都還記得,馬勝選後,為了表現風度要向王致意。王是做人非常圓融的人,一向不讓人覺得難堪,可是,那個場合只差幾秒鐘馬就到了,但王不見就是不見,一聽到馬來了,趕快離開。可以看出,王對選舉結果很難接受,也對於馬陣營不斷攻擊他是黑金、甚至是黑金總司令的說法,非常介意,這使得兩個人的心結根深蒂固。
立法院生態
王藍綠通吃
情勢後來的發展是,馬英九當選了總統,而王金平繼續擔任立法院長。在立院運作上,王金平要扮演大家長的角色,他的作法是,一方面透過議長身份運用議事規則,讓在野黨擁有一定發揮空間,爭取在野黨某種程度的支持,作為他協調議事的籌碼;同時,善用利益交換不分藍綠地交朋友,在立法院建立起藍綠通吃的人脈網絡。剛才有先進提到,如果王走地方選舉的路線,他不一定選得上。但是,他以國民黨不分區排名首位的身份,繼續擔任立法委員,就可以在院長的位置上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所以,儘管在地方選舉不一定選得上,但在立法院現有的生態中,他卻有相當的實力可以呼風喚雨。相對來說,一個在地方高票當選的人,要是對立院生態不了解,對議事規則不嫻熟,就算民意支持度高,不見得可以揮灑得開。
王畢竟是立院最資深的立委,經驗豐富,他對每個立委個人偏好、強弱點,都會盡量打探了解。如果你有需求,王能幫忙就幫忙。在此狀況下,很多立委都欠他人情。這樣一個立院政治生態的事實,是我們必須去面對的。
在馬英九方面,他與王金平之間,由於施政風格迥異,彼此之間又缺乏互信,所以,在政治上起衝突是遲早的事情,只是這個衝突點在什麼時候引爆。本來,在上一屆立法委員選舉時,王金平兩任的不分區立委期滿,馬如果認為王對施政造成很大的困擾,他有決心的話,那時候就可以換掉,不讓王繼續保有立委資格。可是,馬當時的作法是修改國民黨內規,保障王不受兩任資格的限制。就我個人了解,當時馬確實有想過用兩任的資格限制卡王,就此說再見。但是,馬又考慮到如果不用王,誰來接可以鎮得住立法院?再加上王當時運用其影響力展現人脈實力,這些實力的展現讓馬陣營投鼠忌器,認為如果那時候就換掉王,立院很難有效運作。現在看來,對馬來說,如果那時候就狠下心來讓王離開立法院,也許是個較好的決策。可是,當時衡量利弊得失,為了讓施政有效運作,決定讓王繼續留在立院,現在當然就要概括承受當年決策所造成的後果。
法案推動不順是重要原因
很多觀察都注意到,從馬總統第一任就職以來,有幾個他很在意的法案,王院長並不太配合。首先,是上一個任期剛開始的時候,馬總統想要推動陽光法案,後來,是雷聲大雨點小,不了了之。馬對此非常在意,他認為陽光法案立法之後,可以使立法院的運作更加公開透明化,建立長效性的制度,讓立法院就此步上正軌,將對中華民國的民主政治改革有所貢獻,但是,沒有做到。然後,這幾年來馬最主要的政績都在兩岸,不過,從ECFA審議過程的驚濤駭浪,到這次服貿協議的審議兩次臨時會都排不進議程,馬認為,主要的障礙還是在王身上。
站在王金平的立場,他會認為事緩則圓,同時,也因為這樣的做法讓他在藍綠之間有最大的遊走空間。這樣兩種對於政治運作不同的期許,當然會造成矛盾衝突,只是,馬一直找不到好的下手時機。這次馬王之爭的爆發,緣起於馬意外地掌握了王對司法個案進行關說的證據。對於證據的來源,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第一,馬沒有進行對於王的非法監聽,以馬的個性來說,這是不必懷疑的。我記得,馬第一任剛上台的時候,他身邊的人就曾經頗為自豪地向我說,他們現在是“正派經營”,絕不對政治人物進行監聽等等政治偵防工作。第二,因為監聽柯建銘而聽到王金平的關說,是意外的收穫,讓馬覺得終於等到了一個下手的機會。對於王金平這顆石頭,馬早就想搬掉了,只是苦於沒有下手的機會。考量利弊得失,馬認為這是個好的引爆點,但是,沒想到因為操作程序失當,手法不夠細膩,並沒有達到快刀斬亂麻的預期結果。馬團隊原先的想法是,在立法院開議之前,就把事情處理掉,那麼,這個會期就是沒有王金平的立法院。卻沒想到事件的實際演進並沒有按照其原先規劃的步驟進行,這方面後續該如何處理,我第二輪再做討論。
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這件事情對於兩岸關係應該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我個人的觀察是,在兩岸關係的處理上,大陸已經擁有比較多的籌碼,掌控比較大的主導權,所以,大陸的領導人是胸有成竹的。兩岸關係的大格局,其實不只是兩岸而已,而是美中台三邊的關係。過去,台灣方面認為,美國會在兩岸關係之間玩弄有利於自己的空間,所以,會支持台灣對抗大陸。這雖然是實情,但是,情勢在變化。今天,美中之間顯然已經有了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默契,就是大家都接受“九二共識”,這點從2012年台灣的總統選舉可以看出。換句話說,今天“九二共識”已經不只是國共共識而已,而可以說是美中台三邊共識。依據2012年總統選舉時,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主任包道格來台的說法,美國也認為,民進黨若不想成為美國處理兩岸關係的包袱或麻煩製造者,就必須想辦法在“九二共識”上做一定程度的妥協。
如果“九二共識”已經是國民黨、共產黨與美國的基本共識的話,中國大陸對於兩岸關係的推展,會堅持一項基本原則或者底線,就是:台灣不管怎麼變、不管誰執政,都得對“九二共識”有所交代。2014年的選舉國民黨恐怕很難選得好,但是,2016年的選舉,如果民進黨在“九二共識”上,沒有辦法提出一個讓美國放心、大陸接受的回應的話,不只中國大陸,包括美國對於2016年的選舉,都難免會指指點點。到時候,就算馬在未來這段時間的施政聲望更低,只要國民黨推出的候選人不是太差,民進黨應該還是會敗在“九二共識”的議題上。這是我的看法。
張亞中:小結
剛才第一輪,大家做了非常深入的討論。我們現在進入第二論,除了討論馬王之爭對藍營、台灣政局的衝擊,更重要的是對於兩關係可能的衝擊。包括:第一,對馬政府與國民黨未來的大陸政策的影響;第二,對執政黨在立院推動兩岸相關法案的可能性與順利程度的影響;第三,會不會影響到民進黨的大陸政次與民共關係?我們還是先請泰順兄。
楊泰順:應用憲法解決馬王之爭
我還是接續前面一段,因為我把此定位為價值之爭,價值之爭有價值之爭的解決辦法,這辦法牽動後續的兩岸關係,以及未來的政治生態走向。為什麼價值之爭會產生這麼大的影響?今天馬既然已經定位王不適任立法院長,我曾在《聯合報》發表一篇文章,對於行政院長江宜樺赴立法院做施政報告,我深深不以為然。這就像小孩子一樣,江以為不看王,就當王不存在一樣。了解國會政治的人都知道,國會是以議長為核心,議長在國會在,議長不在國會就不在。怎麼可能江參加國會,然後對王視若無睹?這是小孩子的行為。
既然中選會已經發函,否認王金平的位置,行政院長作為中選會的上級長官,怎麼可以不挺自己的部屬,還跑到立院開會?江以為不要看王就好,沒有這種事情,很荒謬。如果說法院給王假處分,但法院也非終審機構,而且是只地方法院判決,判決裡面瑕疵也很多,我們先不談這個問題。那天江出席立法院會非常不當,而且等於對馬英九的價值觀打了一個耳光。而且還等到王落槌後才離開,你說不承認人家,這樣的行為怎麼算是不承認呢?王金平說散會才敢走,要不然中間被立委羞辱時站起來就走了,其實根本連去都不應該去。
你如果說江不出席立法院會,政治紛爭豈不是更擴大、藍綠對立更激烈嗎?我們憲法上有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我對明輝兄說的主和,也不以為然。憲法上本來就有解決這個問題的機制,憲法的手段用盡,我們才透過人際關係求和,這還比較合理。憲法手段是什麼?我覺得民進黨根本是吃定國民黨,把國民黨玩得死死的還叫你謝謝它。
綠委在舉牌禁止行政院長上台,大家可以看憲法,如果立法院認為行政院違憲,立法院有什麼手段?它可以透過不信任案倒閣,為什麼這些在野黨的立委不提不信任案呢?因為提了之後,江宜樺可能改選國會,對大家來說飯碗馬上發生問題,所以民進黨就是抗議、鬧、羞辱你,絕對不提不信任案。國民黨就中招了,搞不好還很高興對方沒有提不信任案。其實都不知道自己被對方玩到還謝謝人家。
我認為國民黨因應的做法是,第一個江宜樺不要再到立法院去,如果是王金平當院長就不去。這是行政院中選會所做出的認知,王已經不適任院長。之後,就由國民黨委員提不信任案,請民進黨連署。這表現出國民黨洗心革面,堅持價值原則,只要兩、三個國民黨委員願意提案,放在那邊等民進黨連署。如果民進黨不簽,證明民進黨是玩假的,在那邊罵半天要道歉都是假的,還有什麼比違憲更重要?按照憲法,不信任案送到立院成立後,行政院有兩個處置措施,一個是江下台,一個是解散國會。我的想法當然是解散國會、重新改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