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波市歌舞劇院上演《十裡紅妝·女兒夢》。 |
中評社北京2月7日電/浙江在線訊,“梳妝台、子孫桶,大橱小橱與春凳。紅木眠床綳白藤,銅鈿老虎亮晶晶……”10年前,在文化體制改革中初步走出困境、“錢袋子”漸鼓的寧波市歌舞團做起了“精品夢”。反覆尋覓後,把題材聚焦到了吉祥喜慶的浙東婚嫁習俗——“十裡紅妝”上,創作了一出此後足跡遍及海內外、常演常新的民俗風情舞劇。
寧波人常說“悶聲不響,撲通一槍”。3年打磨劇本、精心排練後,舞劇《十裡紅妝·女兒夢》一炮走紅,將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等收入囊中。
更可喜的是,這出戲跳出了以往不少文化大戲“評委是觀眾、獲獎是目的、倉庫是歸宿”的怪圈。
從2008年首演至今,這個昔日不起眼的小院團,如今的寧波市演藝集團下屬寧波市歌舞劇院,把這台戲一路“跳”進了上海大劇院、國家大劇院、香港文化中心,“跳”進了美、德、法、波、奧的著名大劇院,演出超過130場。成了第一部與國家大劇院分賬演出的浙江劇目,成了唯一獻演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舞台劇目,成了繼《牡丹亭》、《絲路花雨》後第三部登上紐約林肯藝術中心大衛·寇克劇院的中國劇目,更創造了不靠團體贈票連演4場、後3場每場2500個座位全部爆滿的佳績,受到外交部、中演公司高度評價。
一手抓精品創作,一手抓市場開拓。這個昔日工資都發不出的歌舞院團,年經營收入改制前不足百萬元,2011年起已連續4年超過2000萬元;2015年才開年,演出訂單就接到了除夕前。
《十裡紅妝》為什麼這樣“紅”?文化精品如何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我們試著用慢鏡頭,梳理這出舞劇從創意走向市場的“千頭萬緒”,采擷流淌其間的藝術瞬間,一起回味一個地方歌舞院團不尋常的“圓夢”之旅。
夢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