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十裡紅妝十年一夢 寧波歌舞劇院打造文化精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2-07 11:56:16


 
  夢回
 
  精彩轉身,院團改革
 
  轉眼,一“夢”十年。《十裡紅妝》中那扇古色悠然的大宅門,在掌聲和喝彩聲中一次次開啟閉合。回望來時路,這出戲的成功更離不開文化體制改革中寧波市歌舞劇院的精彩轉身。
 
  寧波市演藝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童銘15年前轉業到當時的歌舞團,她至今還記得,報到第一天,團長一句話澆了她個透心涼:“如果有路子,你還是趁早走吧。”當時的歌舞團,經費包幹,政府每年撥付50萬元,卻要養活60多人。演出少,演員跑場走穴、人心渙散,每月拿到手的錢才三五百元,作為轉業幹部的童銘按標準月工資起碼是2000元,卻只發了800元。
 
  2003年6月,機遇和挑戰來敲門,寧波被列為我省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城市,歌舞團勇敢地選擇了改制——組建寧波市歌舞團責任有限公司。2011年底,寧波又進一步推進改革,成立了市演藝集團,下設歌舞劇院、小百花越劇團、甬劇團3個有限公司。
 
  文藝院團改革是文化體制改革中的一塊“硬骨頭”,不僅“角兒”難動,院團本身又習慣了以往的等、靠、要。
 
  改制不是簡單地換塊牌子,在上級支持下,整個演藝集團大膽推行分配制度、人事制度、考核機制等改革。全團推行全員聘任制,打破身份管理、實現評聘分離;管理者收入和效益掛鈎,演員收入和演出水平、場次掛鈎,多勞多得,優勞優酬。
 
  歌舞劇院還實行“半軍事化”管理,不允許走穴,每天上午8時30分雷打不動點到、總結。去美國演出時,抵達賓館已是凌晨3時多,次日一早,“眼睛比兔子還紅”的他們就去排練。演出結束,又繼續“紅著眼”開總結會。時代廣場就在邊上,演出結束前,卻沒有一個人跑去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