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創新中還會伴隨著與國際市場的交鋒。在一家標著“EXPLOIT”洋品牌的開拓國際五金工具店,記者見到了義烏製造引領世界製造的場景。走進店裡,就能看到各國製造。英美製造區、德國製造區等分出好多個專櫃。在外行看來,不同專櫃的商品都是差不多的五金工具。經董事長吳獻解釋才得知,他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註冊了這一品牌,定位於國際高端,讓全球製造領先的廠商為其代工。於是螺絲刀、老虎鉗、套筒等普通的五金工具,就會出現適應不同客戶需要的不同商品。從17歲就開始和鉗子打交道的吳獻深有體會,這對中國製造也是個學習過程,能使其走得更遠。
面對來自全球的客戶,這種銷售模式的創新,也在無形中為義烏小商品引入新的格局,使這裡的小商品與國際潮流更為緊密,與全球市場黏合度更強。
這歸因於義烏對市場反應之快,歸因於義烏市場主體的天然敏感度,歸因於義烏源源不斷的市場動力。
當地製造業企業“雙童”讓不起眼的吸管拿下200多項專利,從情侶吸管到可以吃的吸管,成為全球頂尖的吸管專家。多年來不擴產,產值卻增了數倍。董事長樓仲平坦言,義烏有形的市場或許其他地方可以複制,但無形的市場難以拷貝。這也是“雙童”堅守義烏的重要原因,駐扎在此,就可以更貼近市場。
張根平上任義烏市科技局長時,也曾為小商品的科技含量不夠煩惱,但他漸漸發現,各種創意設計可以讓小商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這也成為義烏小商品流向市場最快的重要原因。
中國夢的產品系列也印證了這一點。陶罐、餐具繪上“鋤禾日當午”圖畫,茶具印有“牛精神”畫面……從傳統工藝品、玩具到日用品,“中國夢”系列文創小商品去年以來已在義烏開發1800個品種,銷售上千萬件,小商品承載的中國文化也籍此走向世界。
是的,在優勝劣汰的市場鐵律面前,正是不斷的創新,才讓市場總是偏愛義烏的小商品。
內陸小縣的“貨暢其流”
不靠海,又不沿邊的義烏,能滿足小商品流向全球的需要嗎?一拔又一拔國內外客商到此考察後,發現了義烏神奇的物流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