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勢而為,能撐多久呢? |
中評社╱題:政黨輪替後的台灣經濟情勢與挑戰;作者:蔡宏明(台灣),全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中國評論》月刊2016年7月號(總第223期)
前言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總統正式上任,民進黨也取得立法院過半席次,首次完全執政,在台灣形成新的政治格局。然而,對新政府而言,國內外經濟局勢詭譎多變,對台灣經濟發展,帶來嚴峻的挑戰。財政部公布2016年4月份出口較去年同期減少6.5%,寫下“連15黑”紀錄,而之前主計總處也公布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GDP年增率)為-0.68%,並已連續三季負成長。對此,林全院長承認經濟成長“保一”不容易,顯示台灣經濟情勢嚴峻。
為了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新政府提出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模式,並將在北中南部打造綠能、物聯網、生技、智慧機械和國防產業等五個產業創新研發計畫,藉著這些產業來重新塑造台灣的全球競爭力。
雖然如此,新政府“經濟結構轉型”政策能否產生效益,除了決定於能否排除投資環境障礙與克服企業創新投資的能力限制之外,如何維持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更是影響國內外投資者信心的關鍵因素。
台灣經濟情勢與挑戰
根據5月27日主計總處公布資料,201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0.65%,2016年第1季成長率為-0.68%,為連續第3季負成長,但衰退幅度已較上季縮小,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為1.06%,較2月預測下修0.41個百分點。特別是下列三項指標尤其凸顯對今年經濟情勢的悲觀預期:
1、2015年台灣出口總值2,804.8億美元,進口總值2,289.2億美元,分別較上年同期減少10.6%及16.5%;出超515.6億美元。對主要貿易夥伴的出口亦皆下滑,尤其對東協10國、中國大陸、歐盟的下滑幅度較多,皆超過10%。2016年第1季出口較去年同季減12.1%,進口亦減14.0%。其中,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較上年減少13.8%;進口減少7.3%。主計總處預測商品及服務輸出至今年第2季才能擺脫連續4季負成長,全年實質成長率預測為 1.34%。
2、主計總處預測2016年民間消費成長率1.46%,由於受景氣降溫影響,企業調薪意願及幅度普遍偏低,薪資增幅低緩,限縮消費成長動能,為2010 年以來最低。
3、民間投資方面,雖然半導體業者擴充先進製程,第1季製造業投資財指數減4.22%,以及營建工程投資衰退,併計後整體民間固定投資負成長0.14%;加上政府投資實質負成長3.15%、公營事業投資負成長2.98%等,使得資本形成實質負成長2.19%,惟由於半導體及相關供應鏈業者為維持製程領先優勢,及肆應物聯網、車用電子等智慧新興應用需求,可望延續投資高階產能,加上航空業者持續擴編機隊,均有利支撐機器設備與運輸工具投資成長,第2季起民間投資可望獲支撐力道,預估民間投資成長率預估為1.09%。
此外,製造業生產減少也凸顯出台灣經濟面對的挑戰。繼2015年製造業減少1.49%之後,2016年1至4月製造業較上年同期減少4.91%。其中,金屬機電、資訊電子、化學工業及民生工業分別減少6.16%、5.93%、1.49%及4.24%。究其原因有三:
一是全球需求疲軟,4月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把2016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從3.4%下調到3.2%,並把2017年增長率從3.6%下調為3.5%。指出全球前景面臨下行風險,包括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成長減緩、中國大陸經濟處於再平衡調整中、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以及美國貨幣政策逐步緊縮等。報告還警告說,世界經濟長期增長過緩,導致更多的負面風險。
其中,全球需求疲軟導致全球資通訊產品銷售動能疲軟,全球手機銷售動能不佳及國際競爭激烈,抑制手持行動裝置、光學元件生產能量,也致晶圓代工、印刷電路板、TFT-LCD面板等產品續呈減產,以及全球生產設備投資需求持續緊縮,工具機、線性滑軌、滾珠螺桿等產量下滑。
二是台灣產品正面對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特別是中國石化、紡織、鋼鐵、機械、通訊、運輸等各產業的供應鏈崛起,並在全球市場上對台灣廠商帶來競爭威脅。
三是面對行動通訊與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以及大數據、智慧化、移動應用、雲端運算,以及物聯網等創新應用和新興服務系統不斷擴大的趨勢,台灣各產業創新速度無法突破國際價格競爭,尤其是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