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型空軍。這條途徑强調自行研制先進的武器和避免依賴國外供應商,重點不在采購俄羅斯戰機而是加大殲-10戰鬥機(以及梟龍戰鬥機和殲轟-7)的采購,努力使用國産部件更換國外制造的發動機和航空電子設備。發展預警機、加油機和運輸機等力量倍增器的研究將取决于國防工業研發活動的進展。(有可能采取螺旋式發展模式,即首先部署最初研制的設備,隨著時間不斷對系統進行改進)。這種途徑意味著現代化建設將是緩慢的,但會爲未來空軍研究更先進的飛機奠定堅實的基礎。采取這一途徑主要是因爲領導人對安全環境正在改善幷且軍事沖突在中期內不可能發生這一局勢充滿信心。
中國空軍希望建設一支由先進戰機和有效保障系統構成的部隊,這支部隊有能力執行進攻作戰任務,打擊地面和海上目標,有效抵禦先進的敵人。這支空軍應能够開展和支持聯合作戰行動,幷通過大量使用網絡和信息化高效使用空中力量。中國空軍的這些願景很可能受限于落後的航空工業技術和不足的可以利用的支持國防現代化的資源。其中,最不確定的因素是空軍將會選擇(或被迫)選擇采購大量戰鬥力稍弱的戰機以支持中國航空工業,以及支持領導人自主創新和自力更生的目標。殲-10、梟龍和殲轟-7戰機的采購數量將會是一個關鍵的指標。1998年,國防機構的重組成立總裝備部,這給空軍在采購决策中以更大的話語權,但實踐中可能不如此。
中國領導人關于國際威脅環境的考慮(包括對台海戰爭和與美國發動戰爭的可能性的評估)和預算分配將會極大影響解放軍未來的總體規模和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但是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中國空軍將會是一支在規模更小但戰鬥力更强的部隊。
摘自美美國戰略研究院2007年出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規模——探索中國軍隊的輪廓》,作者:菲利普·桑得斯與埃里克R.科姆。菲利普·桑得斯博士是美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博士,埃里克R.科姆是美國防部分析人士。(來源:東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