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銳的自衛技術
未來空戰戰場上,低可探測度戰機發現彼此時,通常已進入中程導彈射程,如果雙方都配備了衝壓空對空導彈,那可能彼此發現時已在導彈的“不可逃脫射程”內。而如果是低可探測度戰機對上隱形戰機時,前者于發現後者時後者可能已發動攻擊。因此,筆者建議在未來戰機的空戰想定上,除了朝先視先射發展外,還應將積極反制對手攻擊納入重點考慮,而不只是消極的當做保命符。
自衛系統除了應保證反制來犯威脅外,還應盡可能讓戰機在反制同時不失去反擊能力。換言之,盡可能減少戰機的戰術動作在反制作戰成功率中所占的比重。現代戰機在釋放干擾物時往往需借助側轉或高機動動作使敵機雷達短暫脫鎖,從而錯把反射信號大的干擾絲當作目標。戰機機動動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干擾的成敗與否。但在機動的同時自身雷達也往往失去目標,且機動過程中必然損失能量。以傳統空戰眼光而言,此時儘管反制成功,但戰機本身仍處於不利態勢。
因此比較理想自衛方法是:在反制威脅的同時盡可能保有反擊能力,甚至於反制過程中發動攻擊。目前已存在或開發中技術可滿足上述需求的有:環場雷達、鐳射致盲、拖曳誘餌、空對空導彈攔截技術等。
環場雷達可掌握中近距以內的戰情(如俄羅斯的Faraon後視相控陣雷達則為70公里),使戰機進行各種機動時能繼續追蹤目標。
針對熱尋的導引頭的致盲鐳射是未來主流自衛技術之一。它的功能是以高能鐳射照射來襲導彈,損壞其導引頭的感熱元件而使其失去跟蹤功能。這項技術,美、俄、中等航空大國都在開發。
目前戰機使用較多的金屬干擾絲干擾導彈的作法往往效果有限。因為新型導彈的導引頭具備分辨目標運動趨勢的能力,干擾絲的運動趨勢與戰機不同易被識破。拖曳式誘餌可以較好的彌補這個缺陷。拖曳誘餌可回收使用,甚至可添加其他功能,如透過繞線供油燃燒以干擾熱尋的導彈等。
以空對空導彈攔截來襲導彈亦不失為一種方法。雖然其成本遠高於各種干擾手段,但比起戰機和飛行員則微不足道。未來低可探測度戰機及衝壓空對空導彈普遍服役後,中程導彈不可逃脫射程將達30公里之2、3倍或更多。戰機使用中程導彈的機會大大增加,反言之,戰機遭受的威脅也大為增加。像R一73M2、IRIS—T甚至“米卡”這類有向量推力的高機動格鬥導彈,搭配環場雷達告警系統後,理論上便具備反制空對空導彈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