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武器性能提升促使作戰西化。
眾所周知,冷戰時期產生的諸多美蘇裝備都是在競爭環境中,交替產生的。這不僅造成裝備技術水平的快速提升,也是一國長期占據某領域內最高水平的情況極少出現。但有一種情況是例外的,即美國一直占據潛射武器的總體技術優勢。這種優勢不僅體現在彈藥本身突出的作戰性能,也體現於建立在小型化彈藥基礎上的多用途。以廣泛裝備西方各型潛艇的美制MK-48型重型魚雷為例,該型魚雷不僅在威力上曾創下單發擊沉“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靶船)的記錄,同時,其用途也相當廣泛。在進行相當有限的技術升級之後,即可適應對各種水面與水下目標的攻擊。且攻擊範圍涵蓋了敵方海軍目標可能揮動的全部範圍。而武器系統性能的提升,對潛艇造成的最大影響就是作戰方式的多樣化。而這也成為西方潛艇的代表性性能。
在武器的多用途性能方面,目前中國已經走到了俄羅斯的前面。以中國最新研發的“魚”-6型重型魚雷為例,其相比美制MK-48魚雷,除在射程上稍有不及(MK-48魚雷的最大射程為50公里,“魚”-6型魚雷的最大射程為45公里)之外,在其他幾乎全部性能山,均處於同一等級。由此使國產潛艇首次具備對進程水中目標進行靈活打擊的能力。而最為新時代潛艇必備的武器,中國的潛射導彈方面的發展同樣值得稱道。中國在成功研發C-802型導彈,並將其整合到戰艦與戰機上之後,在本世紀初也成功推出其潛射型號。其總體性能已經達到美制“魚叉”導彈潛射型的水平。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以324mm口徑的魚雷,代替了C-802導彈的戰鬥部,研發了模式與性能均與美制“阿斯洛克”反潛導彈類似的國產裝備。而後者儘管早在1961年就已裝備部隊,但其卻代表了目前最高端的反潛導彈模式。由此可見,中國已經在作為潛艇最主要的兩種裝備,即魚雷和導彈上實現了多用途,從而為潛艇戰力在多用途方面的提升,以及裝備風格的西化創造了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