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劉亞洲上將。 |
中評社北京5月15日電/時間邁入乙未年已經數月,但過去一年國內思想文化界由中日甲午戰爭帶來的歷史反思,仍然讓人記憶猶新。反思甲午是為了走出甲午。只有充滿現實關切,把歷史殷鑒轉化為擺脫文化痼疾、推動時代進步的動因,反思甲午才能真正達到目的。
解放軍報報道,正如66年前,當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時候,我們剛剛確定的《國歌》仍然是“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銘記歷史、開創未來,這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也是一支軍隊應該具備的文化品格。
上將是我軍著名的戰略理論家。他的戰略研究最早是通過文學的方式進入的。從《惡魔導演的戰爭》到《那就是馬爾維納斯》《攻擊攻擊再攻擊》,劉亞洲不僅留給當代文學很多名篇佳作,而且其中嵌入的戰略思考對當代軍事思想研究產生了深刻影響。這也生動說明,文化賦予軍事獨特的力量!
對國家民族落後挨打的痛苦記憶,體味最深的莫過於軍人。當時間跨過甲午年的時候,讓我們再來感受那段悲情歷史留給一位當代高級將領的現實思考。
——編 者
在中日《馬關條約》簽訂120周年及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簽署投降書70周年之際,為實現中國夢發憤圖強的中華兒女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徹底擺脫甲午悲催投下的陰影,創造中華民族新的輝煌?
歷史長河的每一次巨濤,都會卷進一代民族精英獻出生命的祭奠。從孫中山到毛澤東,再到鄧小平,畢生都在帶領中華民族破解走出甲午的歷史難題。
“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擔當;歷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們手裡,必須要有勇氣、有膽識、有擔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以無比的堅毅和果敢,開啓了強國強軍的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