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日電/“中國又一個特區”、“西部深圳”,這是近來中外媒體送給新疆喀什這個“古絲綢之路上最大驛站”的新稱呼。喀什與伊犁州霍爾果斯將建國家級“經濟特區”,打造中國北疆安全核心區及輻射中亞南亞的“經濟圈核心區”,這可不是一個單單讓新疆當地人高興的事,《環球時報》記者7月份在新疆看到的外來人似乎更多些興奮:一位吉爾吉斯斯坦商人說,他在電視裡看到喀什要建特區的報道,“坐上飛機就趕來了”;據稱,前些日子來喀什考察的中亞某國省級官員中,竟有“微服來訪”的該國副總理;而在鄰近的塔吉克斯坦,廣播電台中也在討論“喀什帶給塔吉克商人的新機遇”。這一切與記者一年前看到的新疆完全不同。不過,在採訪中,一位新疆官員坦言,這裡的幹部比內地幹部難幹得多,她一年有4個月要花在維穩上。新疆問題專家潘志平提醒說,“新疆的經濟特區不同於別處,它還擔負著國家安全戰略的重擔,這裡需要理性,而不能是衝動”。
喀什夜市開到凌晨四五點
去年7月10日,記者曾前往喀什採訪,當時喀什的氣氛相當緊張。一年後,記者再從烏魯木齊飛喀什時,第一個信息是:機票全價,不打折。用航空公司售票員的話說是:“最近去喀什的生意人和遊客特別多,機票搶手。”記者在乘坐的南航航班上發現,2/3乘客是疆外趕去喀什“找機會”的商人和想體驗“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的外地遊客。
如果不是提前打電話約好的話,記者在入住的喀什地委賓館門前想隨手打上出租車還是挺難的。記者熟悉的維吾爾族司機木台裡甫.庫爾班去年曾傷心地說:“原來一天能拉180塊錢,現在幾乎一天也拉不著一個人,不知道這樣的日子會持續多久。”一年之後,庫爾班卻忙得有點輕閑不下來了,他告訴記者:“現在一天能拉300多塊錢,而且拉的客人都是口內來的。”
在喀什,記者還常在晚上23時去當地三運司夜市和環疆夜市。三運司夜市有近百個攤位,因為生意好,記者有時要排十來分鐘才找到一個可以坐下來品嘗小吃的位子。這家夜市的食客以漢族人居多,但也有好幾桌維吾爾族民眾圍聚在一起,邊吃邊談笑。在三運司夜市做麻辣燙生意的劉雲飛說:“這段時間生意確實好多了,並且要經營到凌晨四五點,熱鬧的時候我這個攤的六個人手都忙不過來。”環疆夜市也同樣熱鬧,吃小吃的多是維吾爾族人和來喀什旅遊的遊客。說到遊客多,今年夏天喀什還出現了不提前預訂房間就可能沒有地方住的情況。在塔什庫爾幹縣和紅其拉甫口岸,記者也遇到很多來自全國各地遊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