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報告對中國此時在中蘇邊境地區軍事部署情況的估計,其準確性如何尚無具體材料可以證實。60年代中期,根據毛澤東的指示,主持軍委工作的林彪要求全國設防重點轉到北面,全軍要調2/3的工程建築團到北部設防。此後,中國明顯加快了以“三北”地區為戰略重點的軍事部署調整的步伐,開始在北部地區大規模構築防衛工事;在“三北”方向組建了若干擔任堅守防禦任務的守備(獨立)師;充實和加強了擔任邊防勤務和一線防禦作戰任務的邊防(獨立)團。到60 年代末,“三北”地區已取代華東和華南成為中國最主要的戰略防禦方向,對蘇防衛作戰也成為中國軍事戰略的重中之重。
對於蘇聯的反應,報告的估計似乎嚴峻了些。其原因應該是過於看重蘇聯準備與中國攤牌的表象了,諸如對中國發出核威脅、蘇中邊境地區蘇聯軍隊不尋常的調動、部署,以及蘇軍以中國為假想敵的軍事演習等。而實際上,蘇聯方面的這種種舉措,其政治意義應大於軍事意義,起碼對於蘇共中央領導人來說是這樣的。
另外,報告注意到了中共九大的宣傳輿論動向,評論說,這次大會並沒有正式把華盛頓從頭號敵人的位置上降下來,但是卻把最精選的謾罵留給了蘇聯人。遺憾的是,在這份報告中尚看不出美國情報分析人員從中共九大政治口號的變化中發現了中國方面的真實意圖,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中情局的觀察員對中方向西方發出的信號不够敏感。這種情況反過來又加重了其對蘇聯反應估計的嚴峻程度。中情局觀察員把更多的關注給了蘇聯,對蘇聯向西方做出的溫和姿態十分敏感。這種情況的發生,其原因可能在於:中美關係凍結二十年,雙方隔膜太深,相互之間的敵意也太深,固有的成見很容易降低觀察分析人員的敏感性和敏銳性。此外,蘇聯畢竟是美國的主要對手,美國方面已習慣於更為重視蘇聯的各種動向。
報告的核心內容“結論”部分評估了中蘇之間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指出:自從3月份烏蘇裡江發生武裝衝突以來,中蘇之間已經持續多年的、十分緊張和敵對的關係進一步惡化。在改善關係方面幾乎沒有什麼希望。我們有理由詢問不遠的將來中蘇之間是否會爆發戰爭。這種戰爭的可能性顯然存在。此外,尤其是面對中國構成的對蘇聯的核威脅,蘇聯人有理由在不久,而不是幾年後,尋求對中國實施核打擊。但“結論”認為:我們既不期待中國蓄意進攻蘇聯,也不認為蘇聯希望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大規模的衝突之中。我們看到一些可能性,蘇聯方面可能認為其對中國的核設施實施打擊不會卷入這種衝突,然而,我們並不認為這種情況有可能發生。無論如何,此期以邊界衝突為標志的高度緊張氣氛的存在是可能的,戰鬥的規模可能偶爾會比迄今為止的大些,蘇聯人甚至有可能在交界地區進行懲罰性的襲擊。在這種情況下,目前來說戰爭升級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這種對中蘇戰爭的評估和預測,還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事實上,這份報告完成的次日,如前所述,8月13日,在中國新疆鐵列克提蘇中邊界地區,蘇軍就出動300多人,在兩架直升機、數十輛裝甲車的掩護下,對中國新疆軍區一個排的邊防巡邏隊發動了突然襲擊,中國巡邏人員全部陣亡。不過,蘇聯此舉的出發點在於,他們認為毛澤東已抱有向西方尋求援助的意圖,試圖與帝國主義國家如美國等國進行政治調情,由此開始對中美聯手抗蘇的前景憂心忡忡,故而在向中國實施核威脅的同時,對中國實施報複,借此對華施加壓力,迫使中國接受與蘇聯進行邊界談判。其主要目的並不是要同中國打一場大仗。蘇聯的這種手段事實上奏效了。中蘇邊界談判開始後至1978年6月,儘管雙方在邊界問題上立場分歧,都不肯做出讓步,談判卻持續未斷,雖然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中蘇邊界上也沒有再發生武裝衝突。
總之,中蘇這對盟友,從1950年代初期的同志加兄弟,50年代末期的競爭對手,進入1960年代後,以1964年為起點,蘇聯開始成為中國國家安全的一個假想敵,中國則成為覬覦蘇聯領土的擴張主義者,雙方都開始加強針對對方的軍事防衛措施。角色的這種變換,使中蘇兩國從此一步步走上了相互敵對的道路。隨著中蘇雙方關係中國家利益衝突因素的增強,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內部矛盾鬥爭的逐漸明朗化,中情局評估報告起草者的理性分析反而與客觀實際更加接近了。 (來源:鳳凰網 原文載:《南開學報》2005年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