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珉的話在半年之後得到了印證。
2009年7月24日,“通化鋼鐵部分職工因企業重組問題聚集上訪”的群體性事件震驚全國——參與通鋼改制的民營企業方代表、北京建龍重工集團總經理陳國君被毆致死。
吉林省國資委宣布建龍鋼鐵永久退出通鋼重組。至此,一場由當地政府強力推動的、民營企業參與的國有企業改革,因為企業內外的既有利益群體形成強大的對抗力量,終以失敗告終。
成立於1958年的通鋼集團幾乎是通化市的代名詞:通化市各種產業均圍繞這個龐然大物而建立,與通鋼上游關係密切的產購銷一條龍的各個環節無不產生了巨大的財富光暈,各種利益盤根錯節。在對這個體制的弊端積重難返的國有企業改制過程中,改革的阻力和難度顯然被低估了。由此亦足見,未來吉林完成國有企業改革的阻力與難度。
吉林省的國有企業改革工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幾乎所有人都在問:未來,通鋼怎麼辦?吉林怎麼辦?
8月7日起,《吉林日報》接連發表3篇社論——《堅定不移地推進國企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改革是國企發展的必然選擇》。文章稱,國企改革過去不是一帆風順,現在任務還沒有完成,將來的道路也不會平坦。結論是:不能徘徊,不能退縮,更不能回頭。
這像是對通鋼事件的回應,也像是對吉林未來的一種回應。
接棒遼寧
“雖然發生了通鋼事件,但王珉對吉林省的貢獻還是非常大的,通鋼事件並沒有影響到大家對他的評價。”一位當地官員說,王珉在幹部中的威信及口碑都出奇得好。
在王珉主政的時間里,吉林也確實跑出了“王珉速度”:2008年,吉林省地區生產總值實現6424.06億元,增幅居全國第三位,GDP總量是 2003年的2.4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全國第三,年投資量是2003年的5.8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2829.45元和4930元,分別是2003年的1.8倍和1.9倍。
王珉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平靜地談到自己從政、升遷的經歷:“從政不是我的個人選擇。我曾跟一些幹部說過,人生的道路不要太過於注重設計,那太累了,碰到一些事想去試試,這也是對的,但不要過於追求要幹成什麼樣……我當過農民、當過工人、老師,現在還當了政府官員。無論幹哪一行,我想最重要的就是想辦法去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就像現在,我想的最多的就是怎麼樣把吉林的各項工作抓起來,讓發展振興的步伐再快一些,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一些。”
2009年,王珉卸任時,中組部副部長張紀南代表中央對王珉作出的評價比他上任時足足多了27個字:“處事果斷,推動工作力度大,組織領導能力強,在幹部群眾中威信高。”王珉在吉林力推改革也受到肯定,“能夠抓住機遇,認真研究解決制約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各項工作有了新的進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遼寧省和吉林省雖然同屬東北地區並緊緊相鄰,但兩省的經濟模式和發展水平卻差別很大,遼寧是中國的傳統工業基地,其經濟規模和在全國的地位都遠遠超過吉林。
王珉則表示,他將同4300萬遼寧人民一道,共創遼寧的美好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