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鋼後遺症
正當吉林省在後改革時代漸入佳境的時候,“通鋼事件”爆發了。
隨後,建龍集團永久性退出通鋼,吉林最大的國有工業企業改制逆轉退回原點。外界評論直指“通鋼事件”是當初“神速”改制的“後遺症”。
人們的視線開始關注吉林省國企改制之後的遺留問題。
事實上,吉林省一直在消化當年急速改制後的利益調整問題。“讓所有的改制企業經營者,一下子都支持改革是不現實的。” 《吉林日報》的報道描述其時的攻堅之難稱,吉林省國資委領導做了大量工作,“有時候的談話不免針鋒相對,甚至在現場就痛哭流涕。”
學者宋東林提醒人們注意一個現象,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依靠通鋼“邊腳餘料”謀求不當利益者甚眾。而民企進入後,自然對國企的“頑疾”深惡痛絕,陳國君擔任通化鋼鐵總經理時,曾雇傭武警守鋼材,嚴懲內鬼。當時公司還曾聯手政府部門,對全區74個廢鋼收購點進行清理整頓,取締無照經營業戶28 家,吊扣有問題營業執照19戶,吊銷違法營業執照3戶。
但是,通鋼的悲劇畢竟是個教訓。在宋東林看來,國企改革不僅是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複雜的政治問題,改革的設計者在設計實施的過程中把複雜的事情想得多一些,預案多一些,問題就會少一些。歸根到底,“不能因為出了問題就否定改革本身。”
學者孫志明分析說,在實際操作中,一些國企改制負責人卻無視群眾意見,將職工視為資本的一部分,可以隨意删減處置,在改革方案尚未征得廣大職工認可的情況下就強行實施,一些未留用職工和退休職工的薪酬福利問題被置於一旁。這也成為引發集體上訪和群體性事件的根源。
“神速”改革目前看來只解決了“卸重”的問題。而亟待解決的遺留問題也很多,“很多社會保障方面的工作還沒有做實”,孫志明說。
在宋冬林看來,經濟生活的活力在於多元化,能夠把規模以上國有經濟的比重由原來80%以上下降30個百分點,有創業激情和能力的民營企業能分享 30%資產,就是一種進步。他的另外一個觀點是,“在民營經濟不發達的後起地區,需要通過強政府或者強勢領導人來進行科學決策,推動經濟發展。”
現在,吉林省正在試圖解決另一個難題,集體企業的改制之路。截至2008年10月底,吉林省三個試點城市,共有706戶大集體企業,499戶完成了改制方案,25.02萬轉換勞動關係人員中,5.9萬人已發放了經濟補償金。來自國家發改委的報告稱:試點工作進展不快在於這項試點是在地方自願的基礎上進行的,地方政府和企業有顧慮,認為改革成本高,難以承擔,且有可能影響社會穩定。
下一步,吉林省想要跑得更好更快,接任者孫政才將面臨不同的難題。(來源:《小康》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