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王珉執政吉林5年 被稱“王大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02 09:58:01  


 
  把國企改革化繁為簡,從根本上要解決的就是錢和人的問題,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所長孫志明向本刊提供的數據顯示,列入改革攻堅的816戶國有工業企業,全部的改革成本大約需要200億元,其中化解金融債務大約需要50億元,轉換職工勞動關係補償金和退休人員預留款大約需要100億元,接續職工社會保險大約需要20億元,清償拖欠職工債務大約需要30億元。企業承擔不起改制成本,而吉林省財政撥款只有區區7.9億元,缺口巨大。“錢從哪里來,需要從更廣闊的思路上來謀劃。”

  招商改制,這一做法日後被認為是王珉將“蘇州經驗”成功嫁接東北改制的案例而備受讚揚。當時的情況是,吉林省國有經濟比重高達80%,民企不發達,想為已經僵化的國企輸送新的血液,引進救命的資金,需要有一個開放的思路。按照經濟學者孫志明的觀察,“吉林人腦子不笨”,招商的辦法不是王珉的創新,但是真正落實這件事,還是在這位領導者主政的“攻堅戰”時代。

  從“2005中國.吉林網上招商會”,到“2005中國.吉林國有工業企業產權轉讓暨項目招商大會”,再到“第一屆中國吉林.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一個個由政府主導的招商平台被搭建起來,吉林省罕見地迎來了一番投資浪潮。而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江蘇企業來得特別多”,王珉在2007年接受媒體專訪時曾經說,“當然我人緣比較好,有很多人是來看看老書記,看看能不能投資啊,不過最重要的還是看重這裡振興東北的政策,以及本地的勞動力水平、土地優勢、產業鏈優勢等等。”

  在這場改革中,創新的辦法還有很多,《香港商報》副總編輯曲直曾經長期跟蹤過著這場攻堅戰,他說:“解決龐大的不良金融債務,解決因國有企業員工分流不得不支付的巨額改革成本,以及使改制企業獲得自我發展的寶貴資金這三方面的突破,正是國企改制吉林模式的重要構成內容。”

  錢的問題解決了,人員安置就有了可能性。曲直認為,在國企職工安置的問題上,“主政者把國家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能夠給予吉林省的優惠政策用到了極致。”

  相關數據顯示,816戶改制工業企業中,共52.06萬在册職工,有47.13萬人轉換了勞動關係,1.7萬人辦理了退休手續,2.5萬人辦理內部退養,共支付經濟補償金59.17億元。

  孫志明說,“集中改制的好處是有統一的政策,補償標準有最低線,職工起碼可以得到最低標準的補償,而不會得不到補償,或者補償過低。”儘管時至今日,國資委依然是上訪戶聚集的部門,但是按照王珉等決策者的說法,“不怕利益調整帶來的小動蕩,因為小動蕩可以換來長久穩定。雖然改革不可避免地在企業職工中出現了一些不和諧因素,但是,隨著吉林經濟的活力再現,所有的問題必將迎刃而解,公為天下的改革者也終將因此獲得徹底的認同。”

  到2005年底,816戶改制企業中的813戶按照“四到位一建立”(即實現整體改制到位、債權債務處理到位、職工勞動關係轉換到位和國有資本退出到位,基本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基本完成改制,堪稱“神速”。

  2007年攻堅戰總結表彰大會上,旭陽集團成為816戶改制企業里的先進單位。最初的老自行車廠變成了一家擁有8個子公司的汽車零部件製造集團。截至2008年末,吉林省已有3381戶國有企業完成了改制任務。

  甩開包袱的吉林省在2005年以後每年以12%以上的增長速度向前邁進,最近三年其增幅更是連居全國前三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