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翻”和“聽不懂”
在與外國記者的交鋒中,鄧小平與意大利女記者法拉奇“針尖對麥芒”的會面傳播甚廣。採訪結束後,施燕華跟著法拉奇一起整理錄音記錄。
當時,法拉奇對錄音中頻繁出現的“這個這個”印象頗深,因為她在英語翻譯中沒有聽到相應的詞匯,於是詢問施燕華是何意。“與英文well或者yousee一樣,一種口頭語”,施燕華解釋自己沒有翻譯的原因。但法拉奇最終還是將這個細節加入文章,在她看來,“這可以說明他(鄧小平)性格上的特點”。
這種情況並不鮮見。有一次,張維為陪同時任國家主席李先念會見外賓。外賓剛剛進門,還在十米之外,李先念就已經伸出雙手,嘴裡說著“哦……”就開始表示歡迎。張維為一邊笑,一邊雙手比劃著李先念當時的動作。“這不用翻譯。”張維為告訴記者,這是因為李先念之前見過這位外賓,“見到熟人了,所以老遠就表示歡迎了。”
另外一些時候,領導人則會特意叮囑隨行翻譯,什麼是不需要翻譯的。
1987年,李鵬赴埃及考察阿斯旺水壩,張維為是李鵬的隨行翻譯。在埃及,負責接待李鵬一行的,是當時的埃及水利部副部長。
“開羅老百姓一度電多少錢?”李鵬問這位副部長。副部長答不出,於是轉而問助手,助手也不知,又去問另一官員。“當時李鵬小聲感嘆,‘真是官僚啊——這話你不要翻譯過去’。”
張維為覺得,現在的翻譯工作,沒有以前那麼困難了。比起鄧小平一代,現在的“領導人講話規範得多”。“鄧小平和李先念這樣的領導人會見外賓,都沒有講話稿”,因而在事先準備之外,現場的判斷也很重要。
事實上,即使事先有所準備,領導人們各具特色的鄉音,還是常讓翻譯們“犯迷糊”。
“華國鋒的山西口音太重,有時我聽不懂;葉劍英的廣東普通話,那聽著就很難懂。”而李先念的湖北紅安話,差點令施燕華出洋相。
一次,李先念在接待外賓時,說到了日本。他的口音裡,“日”和“二”的讀音相近。施燕華當時剛剛看過內部放映的日本電影《山本五十六》,以為“二本”也是個日本政治家或者軍事家的名字。但是當她聽著聽著,越來越不對勁,好一會才反應過來說的是“日本”。
即便是鄧小平的“四川普通話”已是施燕華覺得非常好懂的了,也不免讓她有聽力盲點:在四川話裡,四、十不分,因此在鄧小平講到這兩個數字時,施燕華一般用猜。“如果我覺得是四,就說著‘四’,同時伸出四個指頭,如果不對,他(鄧小平)就會說‘不對,是十’。”
張維為也有過類似的尷尬。鄧小平一次會見外賓時說到“失誤”這個詞。由於發音類似“十五”,整個句子的意思連不上,張維為一時愣了。坐在一旁的時任外交部長吳學謙是張維為的上海老鄉,忙用上海口音的普通話告訴他是“失誤”,這才讓他反應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