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民族英雄”的話題,陶晉生先生《岳飛與完顔宗弼》一文,能給我們提供很多啟示。陶先生在文章中指出,南宋的頭號強敵兀術,在女真族心目中,是超過所有金代君主和將相的英雄。在長期居處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流傳著兀術英勇破宋、俘虜二帝的故事(《葛門主格》),虛構之精彩不亞於《說岳全傳》。這提示我們,以民族主義情緒為基底的英雄崇拜,既可以用來包裝保家衛國的優秀將領,也可以用來包裝為本民族爭取生存空間、對他民族來說卻是侵略者的戰爭策動者。
最後想提一提寺地遵先生的研究。寺地先生的《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在文獻運用上有些疏漏。比如關於紹興十一年初,高宗命岳飛援淮西事件,寺地先生輕信《王次翁敘紀》中的記載,相關問題王曾瑜先生在《岳飛援淮西》一文中已有辨正。但整體來看,我們還是要承認,寺地先生的這部著作,是該領域為數不多的能把歷史寫活的優秀作品,既有宏觀視野又能深入到細節,為我們觀察南宋初期的政治提供了一個框架。更為重要的是,在與中國學者交流的過程中,寺地先生很早就提出過,要避免在岳飛研究領域作超歷史的立場預設,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受中國大陸岳飛研究會之邀撰寫的《岳飛、秦檜在宋代政治史上的地位探討》一文中,寺地先生就已經提出了這樣的主張。
在宋金戰爭的民族立場問題上,外國學者當然具有先天優勢,不必像國內學者那般糾結。但仔細檢討,我們也不能因為寺地先生是外國人,而罔視他的主張。擺脫超歷史的立場設定,讓岳飛問題真正回歸歷史,不僅是向大眾傳播客觀歷史知識的前提,更是宋史研究自身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
(文章來源:東方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