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1日電/路德維希稱德國為“思想精神界人物同國家與政治脫節”的具有“雙重性格歷史的國家”:“這個國家的歷史就像一輛雙層公共汽車,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有著各自的發展道路。
這段話中以“我們”自居的正是個德國人,他名叫艾米爾·路德維希(EmilLudwig)是一位德國記者、作家,以將史實與心理分析相結合的傳記作品著稱。原文出自他的代表作之一《德國人》(TheGermans),該書副標題為“一個民族的雙重歷史”(DoubleHistoryofaNation),更能預示全書基調的是它的寫作時間:1941年。路德維希在1929年採訪過墨索里尼,1931年還在莫斯科採訪過斯大林。在戈培爾看來,路德維希是一位格外危險的作家;同時代的德國劇作家諾伊曼(RobertNeumann)則將路德維希譽為“可與托馬斯·曼媲美的歌德式精神傳承者”。撰寫《德國人》時,路德維希居住在美國南加利福尼亞,一個他認為“世界上最可愛的地方”。《德國人》是路德維希晚年最後的著作之一,在看似平淡的書名下,路德維希在努力回答一個至今還有無數人在探討的問題:到底什麼是德國精神乃至德國人。
在歐戰正酣、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路德維希寫下這樣的文字在當時的人看來理應比後人有更多的觸動:“沒有任何一次德國的勝利能與它的藝術、繪畫相媲美。”在序言中,路德維希稱德國為“思想精神界人物同國家與政治脫節”的具有“雙重性格歷史的國家”:“這個國家的歷史就像一輛雙層公共汽車,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有著各自的發展道路,上面一層乘客極目遠眺、飽覽旖旎風光,但不能影響汽車的方向,因為坐在下層掌握方向盤的司機根本無暇顧及他們。”書中對“德國人”進行的浩浩蕩蕩心理辯解或解析頗令人想起很多星相書中對某一屢遭毀謗的星座的分析:“這些灰蜥蜴不能從他們自己的本性中吸取力量,而正是這種力量可以把他們從困擾他們那種不幸的環境中解救出來”;“他們蟄伏於黑暗中。這是一種令人痛心的浪費——浪費了他們生來具有的傑出潛能”。儘管如此,“灰蜥蜴什麼時候都可以把自己改造成一只鷹”,“典型的鷹是無所畏懼的”,“他們有一種驕傲的輕蔑和完全的信心,憑借自身內部的力量來戰勝一切打擊”。
事實上,路德維希心目中“德國靈魂的最大象徵”也與星相相關:“他是一位幻術師,又是一位星相家,在追求上帝的同時又是魔鬼撒旦的門徒,他信仰上帝同時又懷疑上帝,他研究世界同時又不斷地解剖自己。這位永遠在探索的分析家從來也沒有得到過滿足,他是一個腦子裡永遠充滿問題的德國人,就像哥特式建築的塔尖永遠向上、向上,而不會回到地面上來一樣。”至少在當時沒有人會誤解路德維希的意思,他說的是浮士德。
撰寫這樣一本書時,同樣帶有德國血脈的路德維希很難避免自己也成為他人筆下的小白鼠。不過,從家庭背景與經歷上看,路德維希本人似乎並不能算是一個完美的“德國人樣本”。雖然姓氏頗具德國味道,從嚴格意義上講,其實路德維希已經不能算是“德國人”。他1881年出生於現屬波蘭、當時還以德文名稱“布萊斯勞”(Breslau)歸屬於德意志第二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的弗羅茨瓦夫(Wroclaw),父親是一位頗有名氣的猶太眼科醫生。他的家族姓氏原為“柯亨”(Cohn),1883年後改為“路德維希”(Ludwig)。路德維希早年攻讀法律,後來選擇專職寫作,初期創作過一些戲劇和中短篇小說,不久成為記者。1906年,路德維希移居瑞士,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以駐維也納及伊斯坦布爾記者的身份為《柏林小報》(Berliner Tageblatt)供稿。1932年,路德維希成為瑞士公民。1933年,路德維希的著作被列入納粹的焚書目錄。1941年撰寫《德國人》時,路德維希已經移居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兩年。當他在書中引用舒伯特的《流浪者之歌》時,肯定另有一番非德裔讀者難以體會的心情:“仰問蒼天:何處是我的歸宿?靈魂在我耳邊暗告:到你沒有去過的地方,那兒有一切歡樂。”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路德維希卻也並不比被巴伐利亞人稱為“unserKini”的那位路德維希二世(LudwigⅡ)更偏離“德國人”的軌道。路德維希在全書開篇就表明:“本書敘述的是日耳曼人的歷史,而不是德國的歷史。”書中論述,始自日耳曼部落遷徙期的不安定的“浪游感”是德國歷史上種種輝煌與悲劇的最基本根源:“過於浪漫而不是天真的德國人,從祖先那裡繼承的是井然有序的工作方法而不是安寧鎮靜”,“他們內心缺乏自由感,自從改信基督以後,這些本性粗暴的人受到道義上很大的壓力,他們似乎逐漸意識到自己內心存在的不可告人的不安”。當寫下“改信基督”時,路德維希想到的可不是962年經教皇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Heiligen Romischen Reichs)皇帝的德國國王奧托一世(OttoⅠ),而是早在496年就受洗皈依羅馬天主教的法蘭克國王克洛維一世(ClovisⅠ)。同樣,在很多德國史學家看來,儘管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終生堅持自己只是法蘭克人(Franks)的國王,但他的帝號的德文形式“卡爾大帝”(Karlder Gro?e)才更符合他的日耳曼血脈。神聖羅馬帝國帝王世系的正式排列中通常將查理曼時代的歷代皇帝包括在內,而路德維希出生時所屬的德意志第二帝國也是普魯士的霍亨索倫王朝(Hohenzollern)代替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延續的又一場德國式帝國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