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金衝及最初與中央文獻研究室結緣,就是因為《周恩來傳》。
1981年是辛亥革命勝利70周年,時任文物出版社副總編輯的金衝及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他當時並不知道,時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建國後曾擔任過8年總理辦公室副主任的李琦,把文章呈送鄧穎超看了,並徵求她的意見,這個作者的文筆是否堪任《周恩來傳》的主筆?
鄧穎超點頭後,金衝及被調入文獻研究室,擔任《周恩來傳》的主編。“對毛澤東,很多事情當時看法不一,寫作條件不成熟。所以《毛澤東傳》就沒有立刻進入日程。其他領導人中,周恩來的資料最齊全,看法也比較一致,所以就先寫周傳。”
因此,《周恩來傳》成為中國官方為領導人所修的第一本傳記。寫作過程中,鄧穎超再也沒有任何干預。
作為主編,金衝及看了全部檔案,執筆寫了大部分書稿,拿到其他人寫的初稿後,也要修改、改寫,甚至重寫。他說:“作為主編,應該對書中每一個字負責任。”
1989年春,《周恩來傳》上册(建國前)首先出版。
鄧穎超讓秘書每天念20分鐘給她聽。“我那會兒一直提心吊膽。聽說以前有人寫的周恩來生平,鄧大姐邊聽邊說他‘真能編’。我很怕也得到這樣的評價。”言及此,83歲的金衝及的表情就像一個等待著論文評判的學生。
不久,鄧穎超把他叫到中南海西花廳,稱讚這本書比較完整地反映了一些重要的歷史情況,是一次“最好的嘗試”和“一種創新”。金衝及一塊石頭落了地。
這年下半年,《周恩來傳》下册(建國後)編撰工作接著啟動。
與上册一樣,下册仍由李琦任主審,金衝及任主編。李琦為該書確定了八字方針:史料準確,立論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