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王勇平下課,一聲嘆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9 13:54:33  


  王勇平下課了。如果能重新站上那個講台,相信他不會再說出“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這是一個奇跡”這兩句話,他想不到這一時情急的回答,最後會成為流行全國的口頭禪。 

  王勇平離開發言人崗位的真正原因尚不得而知,但他的去職在8月12日就已經初現端倪。當天的《人民日報》發文稱,部分新聞發言人犯低級錯誤引發爭議,文章特別提到了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指責他在動車事故中犯下了低級錯誤。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錯誤?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史安斌是這樣評價的:王勇平在動車追尾事故中的表現“沒有體現發言人在媒體和公眾之間的橋梁作用”。回顧那場發布會,效果也確實如此,作為鐵道部發言人,他的發言不但沒能完成輿情“救火”,反而有“火”上澆油之勢。作為中國發言人培訓的“黃埔一期”,王勇平應該為“低級錯誤”付出代價,然而在他離開工作了8年的發言人崗位之際,輿情卻意想不到地轉向。網友喊出了“力挺平哥,在平哥身上我起碼看到了誠實”、“比起很多不敢張嘴的發言人,王勇平已經很優秀了”。在這個時候,人們想起了他不僅製造了兩句 “名言”,還始終堅持面對記者的逼問,態度誠懇、雙手合十、滿頭是汗。換一個發言人能比他做得更好嗎? 

  自2003年非典疫情後建立新聞發布制度以來,有新聞找發言人已有7個年頭。 《人民日報》文章稱:發言人、主持人、時評人,這是當下三種特殊的群體。無論是正面和負面的社會意見,無論宏大或細微的新聞事件,無論甜酸苦辣的生活話題,都會聽到他們的聲音。從理論上說,新聞發言人把各種信息及時發布出去,難度並不大,但對於那些體制內的發言人來說,開口立言並不風光,反而更像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以王勇平那場發布會來說,針對媒體對埋車廂的質疑,對小伊伊的獲救,面對公眾對於真相的渴求,就他的身份能夠說什麼?但又不能不說,結果只好找話說。這就是當下發言人的悲劇所在:他們有自己的主觀判斷,工作職責要求他們面對公眾,但在職業平台上又身不由己、不能暢所欲言,其結果就是靠所謂的專業技巧在逼仄的話語空間裡騰挪,當真相與追問之間只剩下一層紙,一切技巧無所施展之時,發言人只能像王勇平那樣理屈詞窮,說出雷人的口頭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