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無論是彭宇案還是許雲鶴事件,人們都在法院的判決宣布之後發出了一致的呼聲:行善者不受法律保護,還有人會去行善嗎?人們的如此擔心不無道理,現實生活中即使自己沒有親身經歷過,身邊的人們也經常會講述一些故意碰瓷的事情,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人人自危,對行善一事自然要開始謹慎起來。
有人將“彭宇案”視作一個分水嶺,在這之前人們對於做好事這樣的行為並沒有太多的抵觸,而在這之後,人們在做好事的機會面前就開始猶豫起來,因為做好事最終得到的已經不再僅僅是表揚,也有可能遭遇敲詐。更有網友評論,自“彭宇案”後,社會道德滑坡。各地頻現的翻版“彭宇案”,恰是道德喪失、信任危機的體現。
人們保護什麼?自然是自己的權益、聲譽,如果一個人可能會因為做好事而受到經濟損失,甚至變成惡人,這個人在做與不做二者中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然而,道德的評判不能作為法律的依據,我國的法律在進行判罰的過程中會向弱勢一方傾斜,從這個角度上看,此次許雲鶴事件中對行人王秀芝的傾斜顯而易見,如果開車的不是許雲鶴,或者許雲鶴沒有如他所說的那樣前往攙扶,相信人們譴責的將會是那些視而不見、坐視不管的冷漠之人,以及那個致使老人驚慌摔倒的無良司機。
法院的判決之所以會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反響,根本分歧在於法院的判決過度保護弱者。從之前的彭宇案到現在的許雲鶴事件,人們不難得出結論,而這也是讓人們高呼“行善者傷不起”的根本原因。
毫無原則的自我保護
想要解決這些人在心理上的恐懼,需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快速有效地破獲案件以及改善對受害方的賠付機制,畢竟有一些肇事者無力支付賠償金額也讓受害者產生債有主卻拿不回的苦衷。
前後兩起事件,的確是兩個個案,但是最終這兩起個案卻引發了人們對於道德和法律的一系列拷問,個案升級到社會現象,人們在考慮的時候已經不能單純地判斷孰對孰錯,而是應當尋找一個更好的方法來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在許雲鶴事件之後,更讓人心寒的事件隨之發生。近日,江蘇南通又發生一起“彭宇案”,大巴司機殷紅彬在立交橋上發現了一位騎三輪的老太太倒在路上,司機前去攙扶後,卻被老太誣為肇事者。幸而,由於大巴上安裝有攝像頭,通過錄像還原了司機的清白。無獨有偶,一天之後,湖北武漢也有一位電動車主,扶起一名自己不慎摔倒的八旬老太後,反被老太誣稱是被電動車撞倒的。在多位目擊者指責老太是自行摔倒後,老太仍然坐在電動車上不肯下來,並一口咬定是被電動車撞倒的。
前前後後大大小小明白或者不明白的“彭宇案”接連發生,人們不知道如果江蘇南通的司機沒有攝像頭作證,武漢的電動車主沒有路人的證言,會不會就此被“誣陷”成功。雖然事情已經真相大白,但是兩位老人的行為卻帶給人們更大的思考,究竟是什麼在背後支撐著這些人有恃無恐地“訛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