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玉衣”騙貸案,牽出幾個泰斗級人物。而其中最讓人咋舌之處還在於,號稱價值24億元的“金縷玉衣”,竟是“隔著玻璃觀花”就完成鑒定。很顯然,在所謂“文物”附加的經濟利益面前,鑒定“大師”們視線模糊了。於是,求真知、持正義的“專家”也就變成了拿人錢財、與人方便的“磚家”。在文物投資收藏的灰色“江湖”裡,誰的江湖地位高,誰的來頭大,誰喊得調門高,誰的門前就車水馬龍。如此物質至上,鑒寶“大師”們面對幾十萬的評估費焉能淡定從容?文物市場,又豈有不亂之理?與之相伴而生的,附著著厚重歷史文化背景的文物古董,也漸漸淪落為躺在拍賣、倒賣市場裡待價而沽的商品,天價市值背後,文化基因卻喪失殆盡。
其實,文物鑒定和市場評估本是兩碼事,鑒定辨識真僞,評估確定市值。但一些“磚家”,文物真假不辨不說,倒是對跨界做文物估價樂此不疲。四處趕場走秀、打打醬油,竟隔著玻璃就橫空喊出了24億!東窗事發以後,一干人等竟擺出一副我很無辜狀,或曰輕信謝根榮誤被奸商利用,或曰屈從業界權威只好隨聲附和,將罪責一股腦地扣在逝者史樹青頭上,更有甚者,竟有“磚家”祭出學術自由作為遮羞布,讓人萬萬沒料到。假古董遇上假評估便可誕生所謂“學術自由”,得“感謝”這起巨額貸款詐騙案,否則我等尊重學術、仰慕專家的公眾,哪能想到“學術”也可以如此自由?文化行業,本該遵從文化操守和行業底線,就算從商業利益考量,起碼也該服從最基本的商業倫理——不造假、不混淆真假。鑒寶“大師”知假造假、指鹿為馬,你不在乎個人榮辱可以,而行業的公信力卻傷不起。早在兩千多年前,古羅馬學者普布裡烏斯•克奈裡烏斯•塔西佗就指出一個道理:“當一個部門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作為文物鑒定業內人士,尤其是權威專業人士更不能為了多收個三五鬥,就違背文物鑒定的科學原則和職業精神,以文物垂釣金錢,用金錢丈量文化,打著文化的幌子大玩財富遊戲,如此一來,行業公信力焉存,學術正義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