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膠囊重金屬超標,雖不是致命的安全問題,但監管部門不可有輕忽之心。藥品監管人命關天,理應零容忍,如果容忍了第一顆老鼠屎,就會有第二顆、第三顆……最終壞了“一鍋湯”。事實上,藥企放棄原料檢測的責任進行藥物生產,這是一種底線的淪陷,是對基本社會倫理的悖逆。
藥品安全大如天,在許多發達國家,藥品企業哪怕出一個小瑕疵,都會招來重罰。例如,2009年,美國制藥巨頭輝瑞公司在營銷中故意誇大藥品適用範圍,就被政府重罰23億美元。2010年,葛蘭素史克公司被發現在藥品原料中摻假,被重罰7.5億美元。如此維護食品及藥品安全,無疑值得我們學習。
可是,毒膠囊事件發生後,一些地方政府及執法部門查生產皮革明膠和生產膠囊的廠家很積極,但公眾至今未見涉案藥企的道歉,也沒有見到有執法部門到這些藥企依法進行調查、查處。
食品藥品安全治理,千頭萬緒,但有一點可以明確,沒有違法的需求,也就沒有違法的生產。正是有了採購毒膠囊的藥企,才有“皮革明膠”地下產業的繁榮。對相關藥企及其責任人員依法懲處,實在是不足為惜。(時間:4月17日 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