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具備可操作性
《21世紀》:目前的消息顯示,總體規劃可能將國務院部委縮減為21個,按照政務、經務、社務、監管分開,這是否是一個比較好的思路?
汪玉凱:對,我看到了這個方案,也認為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案,我建議在政府部門內部再將決策、執行、監督分開。總體規劃應該是一個非常具體的方案,具有可操作性,而不會只解決戰略問題。等到3月份規劃通過全國人大會議審議,本輪行政體制改革的大方向就可以確定了。
《21世紀》:很多人擔心,如果減少政府部門,是否意味著新一輪的政府大裁員?
汪玉凱:現在外界對“大部委制”改革的理解有明顯不準確的地方。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當代發達國家的內閣都實行大部委制管理模式。
一般來說,在發達國家的內閣中,有若幹個“超級部”或者叫“大部”。如英國2002年組建的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及貿易和工業部等。前者由原來的農業、漁業和食品部與環境、運輸和地區部整合而成,僅執行機構就有21個,還有幾十個咨詢委員會。
再比如,法國的經濟、財政和工業部也是一個超級大部。它負責政策制定、宏觀經濟管理、財政預算和決算、轉移支付、國際貿易、稅收管理等,其下屬機構眾多,包括海關、稅收、統計、貿易、公平交易監督等,僅在巴黎本部,工作人員就有近萬人。
因此,雖然發達國家的內閣部普遍比較精幹,但是發達國家決不是單靠這些內閣部就能適應復雜的政府管理的。在這些內閣部下面或之外,還會有大量的執行機構或者叫法定機構、監管機構等,他們執行內閣部的決策,反饋決策執行的信息,共同擔負著公共事務管理責任。
規劃起碼要管五年
《21世紀》:總體規劃可能提出一個什麼樣的時間表來完成本輪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汪玉凱:起碼是一個5年的規劃,很多東西都沒有辦法短期內完成。這輪改革成功的關鍵,一是要制定出一個好的總體改革方案,二是大部委制改革必須成功,三是要在權力的約束和制約方面取得突破。
《21世紀》:您認為本輪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會面臨哪些問題?
汪玉凱:我國政府管理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在于至今我們沒有確立起、或者說沒有找到一種十分有效的對公共權力的約束和制約機制。過去歷次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我們也很重視對政府權力的制約,但腐敗在繼續孳生蔓延,已經給我們改革的成效打上了問號。
就目前政府權力運行的突出問題而言,行政體制改革關鍵要解決三個方面。一是如何從政府權力的組織結構上,真正建立起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權力結構,實現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協調又相互制約的目標。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改變傳統的一些思維,要在政府權力的組織架構上有較大的結構性調整,並使其逐步走向法定化。
二是如何有效制約和約束部門利益,解決目前包括事業單位在內的公共部門利益泛化的問題。從長遠來看,如果我們的政府部門不能從根本上克服“與民爭利”的問題,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平、公正的問題,以及規范政府行為的問題,就不能說我們找到了對公權力有效制約的途徑。
三是在行政體制改革中,建立權力制約機制,必須有政治體制層面改革的配合,如果沒有,行政體制改革很難孤軍深入,光靠行政體制改革解決對政府權力的有效制約可能是比較困難的。(來源:東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