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大眾日報載文說,在青銀高速公路通車前,每年回鄉探親,都要走清河縣城。當我第一次經過時,看到“武鬆公園”的大門,才知道山東快書中“好漢武二郎”的故鄉在這裡。
在《水滸傳》、《金瓶梅》中,武鬆高大威猛,是個打虎英雄,而其兄武大郎身不滿五尺,相貌醜陋,人稱“三寸丁穀樹皮”。找了個漂亮老婆潘金蓮,卻是一個傷風敗俗,謀害親夫的出墻紅杏者。
然而,經CCTV“走遍中國”欄目記者實地採訪,發現在武鬆兄弟的故事中,存在著歷史與文學的巨大反差。武大郎與潘金蓮均實有其人。 武大郎(武植)是清河縣孔宋莊人,潘金蓮則居住在一河之隔的黃金莊。當地人介紹,1946年初,武植墓被掘開,根據出土的武植骨殖推算,其生前身高至少一米八。其《墓志銘》曰:“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系殷武丁後裔,後徙清河縣孔宋莊定居。公幼年歿父,與母相依,衣食難濟。公少時聰敏,尤喜詩書,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
由此可見,歷史上的武植根本不是“三寸丁穀樹皮”,也根本不是賣炊餅的。武植其人不僅中過進士,官拜七品,且政聲清廉,受民擁戴。其妻潘金蓮不僅不是淫蕩不羈、毒殺丈夫的淫婦,而且是一位知書達理、默默持家的名門淑媛。更為奇者,真實的武鬆生活於北宋宣和年間(公元 1119-1125年)。而真實的武植,則在明初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 年)中過進士。由此計算,武鬆比武植長了將近300歲,但在施耐庵筆下,明代的武植竟然成了宋代的武鬆之長兄,這真是典型的岳飛拜張飛,秦瓊戰關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