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有趣”而不是尷尬?答案很顯然,藝術界已經滋生了消費一切嚴肅問題的“能力”,平庸和維持現狀是目前這個體系對正在發生和未來可能發生的藝術的最大不兼容,以及對變化中的藝術狀況表達的不尊重。在急功近利的商業追求價值體系裡,中國當代藝術的價值觀念已經從行動,悄然異化成一個光鮮的“夢想”,而不是現實與行動。中國當代藝術主流變態的落後觀念與價值判斷標準,已經嚴重的與劇烈社會發生變化在藝術上需要對應的新需求脫軌。
當社會層面不斷的變化推動物質工具不斷更新之時,思想層面的推動卻是極為保守和緩慢——社會在精神與思想層面的張力在主流化的中國當代藝術層面得不到一個新的推力,這是非常令人沮喪的。社會單方面在物質羽翼上打開得很徹底,但是卻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無法在精神方面得到新的訴求。諸如,孔子學院、中國功夫、北京烤鴨、茉莉花、黃土地等等在國際需求上對應的只不過是過去的“經典”再生或徹底的商業訴求,在新的價值生成方面卻拿不出新的元素出來,當然更遑論那些絲毫看不見“人性”的中國當代藝術在拍賣場上“橫行霸道”,真希望薄希來打黑也能打到藝術領域來。
中國當代藝術是一個很好的點,但是現在鏈接在這個點上的價值觀念已經無法代表新的方向。這正是中國當代藝術原本能夠產生新的動力和出現新的可能性的絕佳背景,但是並沒有把中國社會即將到來的新臨界點在藝術方面傳遞出來,這正是今天的藝術界要思考的問題之一。實際的情形是,主流藝術卻出現一派做買賣式的假性繁榮,在引導思想層面的更新或突破方面卻是沒有新的方式與個性化的願望,而顯得異常的老化,甚至在中國這場新文化的思想需求中不進反退,毫無繼續革新的動力——消費化的中國當代藝術,成為了藝術革新的阻力。實際上,人為的保守和既得利益的分享,已經嚴重阻礙了藝術界新的更大的創新想法和果敢的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