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5日電/經濟觀察網刊載作者張茉楠的文章指出,當前,長期積累的全球經濟失衡和全球經濟復甦中利益分配不均等化的實質,需要中國主動加快調整。近日央行明確啟動新一輪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這表明當前中國“以我為主”,與美元脫鈎,已跳出一段時間以來的被動應對模式,人民幣如何促進中國長遠經濟發展和金融崛起方面已經達成共識。
在過去30年,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以及中國與世界經濟日益深化的一體化程度的加深,極大提高了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力。在1997 -1998的亞洲金融危機中,當其它國家紛紛選擇競爭性貶值時,中國堅定維護人民幣幣值穩定,因而被世界贊譽為負責任的大國,這標誌著中國以及亞洲鄰國開始認識到中國經濟決策的外部影響力,而此次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再次顯示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一是輸出需求,人民幣國際影響力日益提高。當前全球經濟緩慢復甦進程中,新興經濟體領跑、發達經濟體滯後的格局已然確定。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潛在需求巨大,內需活力漸趨形成,對歐美經濟依賴度下降,對內需求依存度開始上升,強勁的國內支出擴張幫助大部分新興經濟體繼續保持快於世界其他地區的增長速度,其中中國、印度、巴西一季度分別實現11.9%、8.6%和9%的高增長。據IMF最新估計,預計今年一季度發展中國家GDP同比增長7.6%,已回升至中長期趨勢之上(2000年-2007年年均增長6.5%),比發達國家高出5.5個百分點。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的進口增速開始超過出口增速,這標誌著中國已經開始向全球輸出總需求,而總需求輸出最終會導致宏觀經濟政策的輸出,中國以及人民幣的影響力都在逐步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