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負責人:西部地區面積占中國國土面積的71.5%,各地區在自然條件、資源禀賦、經濟基礎等方面差異很大。在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西部很多地方屬於限制和禁止開發區域。今後一個時期,將按照統籌規劃、分類指導的原則,一手抓重點經濟區的培育和壯大,一手抓老少邊窮地區脫貧致富,有序有力有效推進西部大開發。
在重點經濟區發展方面,大致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將成渝、關中-天水和廣西北部灣等經濟區打造成具有全國影響的經濟增長極;第二層面是將呼(和浩特)包(頭)銀(川)、新疆天山北坡、蘭(州)西(寧)格(爾木)、陝甘寧等經濟區培育成西部地區新的經濟增長帶;第三層面是將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寧夏沿黃、西藏“一江三河”等經濟區建成省域經濟增長點。
在支持老少邊窮地區發展方面,要大力扶持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全力實施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開發攻堅工程,加強規劃指導,創新開發思路,發展特色經濟,增強造血功能,著力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提高教育、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到2020年基本消除絕對貧困現象。
積極支持民族地區跨越式發展。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支持西藏、新疆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推動內蒙古、廣西、寧夏等民族地區加快發展,不斷加大中央支持力度和對口支援、對口幫扶力度,優先解決特困少數民族貧困問題,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深入實施穩疆興疆、富民固邊戰略,進一步推進興邊富民行動,加快邊疆地區發展。
新華社記者:中央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加大對西部大開發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請問有什麼具體政策措施?
發改委負責人:為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確保西部地區綜合經濟實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生態環境保護邁上新的大台階,國家將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有效的舉措支持西部地區加快發展。支持政策涉及財政、稅收、投資、金融、產業、土地、價格、生態補償、人才、幫扶等多個領域,主要有:
為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中央提出加大對西部地區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逐步縮小西部地區地方標準財政收支缺口,用於教育、醫療、社保、扶貧開發等方面的專項轉移支付重點向西部地區傾斜;推進資源稅改革,對煤炭、原油、天然氣等的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增加資源產地地方財政收入;中央投資項目將重點向西部地區民生工程等領域傾斜等。
為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發展保障能力,中央將提高專項建設資金投入西部地區的比重,提高基礎設施項目投資補助標準和資本金注入比例;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西部地區縣及縣以下和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市地級配套資金;完善建設用地審批制度,簡化程序,保障重點工程建設用地等。
為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全面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中央提出要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逐步在森林、草原、濕地、流域和礦產資源開發領域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逐步提高國家級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增加對上游地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均衡性轉移支付;加快制定關於生態補償政策的指導意見和生態補償條例等。
為鼓勵西部地區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中央提出要在西部地區實施有差別的產業政策,凡是有條件在西部地區加工轉化的能源、資源開發利用項目,支持在西部地區布局建設並優先審批核准,制定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對西部地區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實施差別化的土地政策,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時,適度向西部地區傾斜等。
為推動西部地區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中央提出鼓勵和支持西部地區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加快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建立和完善反映市場供求關係和資源稀缺程度以及環境損害成本的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體系;積極推動西部地區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深化同周邊國家發展合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