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我要寫個便條,寫`再見'兩字時,有點反應遲鈍,因為我不確定我寫那個`再'字對不對,”18歲的大一新生程京(音)說。
某種程度上,類似的問題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存在,人們越來越依賴科技而不是記憶,類似將大腦功能外包,許多論文都提出這個問題:計算機和互聯網是否毀了人類的智力。
中國的情況則上升到了文化危機的高度,因為漢字比其它更能代表幾千年傳統生活的縮影。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書寫系統,持續使用至今;今天使用的漢字可追溯到公元前1200年前刻在龜甲上的象形文字。
儘管毛澤東1950年代指示將許多漢字簡化,便於提高識字率,中國的兒童還是花大量時間記憶重複漢字寫法。學生15歲之前每天都會有4到5小時時間練字,9年裡至少要會寫3000個漢字。
不過在中國文化中,書寫不僅僅是為了交流,還是一種藝術和精神鍛煉,許多人相信書法能夠幫助集中精神,延年益壽,甚至提高武術技巧。
“這些漢字存在於每個中國人的靈魂深處,”38歲的書法老師王健學(音)說,來自哈爾濱的他正在琉璃廠街的書店翻閱書架上的書籍。琉璃廠裡有許多商店賣毛筆、硯台、拓片、卷軸和古玩。“中國必須靠文字來維持自身的獨特性。文字是我們的文化遺產。計算機只是個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