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磐陀寺岩壁上,研究人員找到幾龕奇怪的石窟,佛像並未雕琢成形,都是些粗坯子,似乎出了什麼變故,工匠未能繼續雕琢下去。上世紀80年代,大足寶頂山也發現了幾龕未完工的石窟,有學者猜測,南宋末年,蒙軍入侵四川,雙方鏖戰長達五十二年之久,這些未完成的龕窟當與此不無關聯。
邛崍地處南方絲綢之路要衝,和平時期是商旅往來的通道,戰爭時期卻往往首當其衝。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十一月,南詔攝政王嵯顛率軍攻陷嶲州(治今西昌)、戎州(治今宜賓)後,旋即與西川節度使杜元穎大軍戰於邛州,“遂陷邛州”,又從邛州引兵攻下成都外城。退兵時,“大掠子民、百工數萬人及珍貨而去,……自是南詔工巧埒於蜀中”。
胡文和認為,磐陀寺這幾龕未完成的石窟,應當與南詔大軍入侵有關,覆巢之下,豈有完卵,邛州淪陷後,驚魂未定的工匠隨著百姓四散逃亡,從此再未回到磐陀寺。同樣毀於戰火的還有龍興寺,2006年的考古發掘,發現了大面積的紅燒土與瓦礫堆積,夾雜著大量殘損的佛像、經版。考古學家猜測,龍興寺或許毀於一場大火,極可能與南詔入侵不無關聯。事實上,磐陀寺、龍興寺也成了邛崍唐代石窟藝術的終點,此後,邛崍石窟趨於衰落,再無值得一提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