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西天到中土:印中社會思想對話”是2010上海雙年展系列活動之一。 |
中評社香港2月19日電/“為什麼印度學者的到來會製造、引起我們的焦慮,我們到底為什麼而焦慮,我們到底談的是印度學者,還是我們自己?”
東方早報報道,“從西天到中土:印中社會思想對話”是上個月結束的2010上海雙年展系列活動之一,活動邀請了數位世界級的印度當代思想家來到中國與中國學者對話,受邀的印度學者包括查特吉、霍米.巴巴、杜贊奇等。“從西天到中土:印中社會思想對話”從2010年10月一直延續到2010年底,在上海美術館和中國美院共做7場對話活動,在學術界引起了比較大的影響。日前,“從西天到中土:印中社會思想對話”主辦方在同濟大學舉辦了“從西天到中土:印中社會思想對話”後續討論會,高士明、陸興華、梁捷等學者參與討論,就“從西天到中土:印中社會思想對話”中印度學者提出的話題作延續性討論。“從西天到中土:印中社會思想對話”後續討論會第二場活動將於3月10日下午2點在同濟大學舉行。
應該和他們找到共同態度
陸興華(同濟大學哲學系):提到講座的系列,有一個詞幾乎貫穿全部對話,就是civility。civility是相互的,是西方與印度、中國之間對話的儀規。印度學者認為這是我們應該要保持住的,哪怕我們不要西方人的civilization。我們現在來講講這個講座系列裡面的civility。“中國哪有殖民,哪裡用得著後殖民主義理論”,很多人都這樣講。所以,你看,在這種理論交流中,civility根本無從談起。我覺得我們跟印度學者、歐洲學者之間,怎麼培養出這個civility,很重要。
|